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社会法制

塞北林场:14年血汗铸就绿色长城 创生态建设奇迹

http://www.hebei.com.cn 2013-10-28 09:30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文/图记者张岩

  新闻背景

  从张家口市区出发向东北行进,地势渐高。站在桦皮岭的山头,举目四顾,漫山遍野的落叶松、榛子松郁郁苍苍。

  14年来,塞北林场务林人怀着“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的信念,共完成人工造林128.63万亩、封山育林35.25万亩,在张家口东西绵延255公里、南北纵跨33公里、总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的坝头沿线,构筑起一道为首都北京防风阻沙,为当地农民增资源、拓财源的绿色长城,创造了张家口乃至全省生态建设历史上的奇迹。2013年10月22日、23日,记者走进塞北林场,感受了务林人的酸甜苦乐。

  宣战风沙源

  最近一两年,到张家口旅游的人都会选择游览一个绝好的景点,那就是横亘在百里坝头的草原天路,这条修建在高山之巅,两旁绿树绿树成荫花草遍地美不胜收的旅游路,是许多游客梦中的“景色天堂”。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了草原天路周围的几十万亩森林,塞北林场务林人走过了怎样的14年,都不知道在草原天路的幕后,站立着怎样的一群英雄。

  2013年10月22日,张家口,天气阴沉,已快低至0℃的气温宣告山城冬季的来临。呼呼北风中,记者跟随由塞北林场场长王平带队的务林人来到了张家口著名的景点桦皮岭。

  站在桦皮岭的山头,举目四顾,漫山遍野的落叶松、榛子松郁郁苍苍。著名景点草原天路的入口也在这里。而身边的这些务林人,看到这些树木,那眼神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赞许、骄傲和自豪。而在14年前,这个张北、赤城、沽源三县交界地并没有森林,王平说,这是塞北林场的第一批工程,“每次走过这里,我们务林人心里都会非常激动。”

  已经退居二线的副场长王国山今年58岁,在林业战线已奋斗了30年。他介绍说,刚开始时,塞北林场可以说是地无一垄、树无一棵,规划的198万亩工程区涉及沽源、张北、崇礼、赤城、尚义、万全6个县,这些宜林地基本上都是当地农民的放牧区,属于村集体土地,在这些区域内要实现植树造林必须先禁牧,但禁牧对当地农民来说无异于是与其争利、口中夺食,这是塞北林场面临的最大难题。

  程文秀是塞北林场副场长。他介绍说,面对遭遇的严峻考验,塞北林场经过大量调研之后,从农民利益的实际出发,大胆采用了股份造林机制:塞北林场总场以投资入股、各县分场以技术和管理入股、乡镇以组织协调造林入股、农民以土地入股,林场利益以1:2:2:5分成。也就是说,塞北林场每植两棵树,其中有一棵是农民自己的。在这样的机制下,不仅解决了造林用地问题,也激发了当地农民参与造林的积极性,林场与农民达成了造林就是为自己造林的共识。

  从市里来的造林人

  据塞北林场工作人员介绍,工程区位于内蒙古高原向坝下山地过渡带,基本上都是深山老岭,落差大、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造林难度出乎想象。

  于是塞北务林人提出了“绿了青山白了头”的奉献精神,他们从办公室奔赴大山,一头扎进工程区,和施工队同吃同住,一沟一沟地规划,一坡一坡地设计,一坑一坑验质量,一苗一苗盯栽植,一年下来有200多天都在大山里,成了真正的山里人。

  在沽源县南滩林区,护林员陶景山说,从1999年开始种树时,林场人员就来到村里,从上到下无论职务,都和村民一起上山植树。早上7点上山,背上干粮,中午山上吃饭,晚上天黑才下山。这些从市里来的人一干就是十天半个月。“我们当地百姓干活习惯了,但确实想不到这些坐办公室的也能吃得这种苦。村里人都说林场人是开春时白面书生上山来,地冻时黑头羊下山去。跟着这样一伙人造林,我们有信心。”

  塞北林场总工程师张德军介绍说,坝上地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缺水植树难度较大,于是他们想到了就雨栽植的办法。“只要一下雨,我们就往山上跑,因为冒着风雨栽下去的树苗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

  沽源大干沟林区,大干沟,冲这个名字也能想象多么干旱缺水,植树造林是多么困难。

  塞北林场副场长刘春水是老务林人,走进林区,他指着最高大的一片落叶松介绍说,当时上山植树实在太困难了,大干沟缺水,他们发明了营养杯栽树,以提高成活率。

  而这些苦,在务林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在翻山越岭中,他们时常还要面对更凶险的遭遇:2011年,场长王平到万全县一处工程区组织检查验收,在陡峭的山坡上爬上爬下,一不小心摔倒在一个山沟里,造成了右腿膝盖骨裂;副场长程文秀更是在2003年、2006年两次在下乡检查造林工程时,由于林区道路山高路险,再加上雨天路滑,遭遇两次车祸,2003年那次连人带车翻入沟底,胸椎骨椎多处骨折;总工程师张德军长期奔波在一线,2010年在崇礼连续防火护林两天,突发心梗,最后做了两个心脏支架……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塞北务林人也正是用自己的血汗和奉献精神,铸就了128万亩绿色长城,兑现了务林人的忠诚职责。

  14年,造林“山花”成“坚果”

  57岁的沽源县榛子沟书记王文花既是带头造林人,更是忠诚的护林员。她告诉记者,十几年前,当地生态环境非常差,经常是大风沙尘,甚至站在对面都看不清人,并且由于水土流失,耕地被破坏,村民基本生产生活都成了问题。即使在林场人来到这里之后,村民们还是不愿意禁牧植树,农民感觉种树回报时间太长,还是养牛羊卖钱实在。

  看到这种情况,王文花带头承包了2万多亩荒山开始种树,但她的做法却没有得到家里人、村里人的支持。丈夫甚至第一年就没有上山帮过一次忙。王文花说,那时候种树实在艰难,早上上山,有的地方不能走车,就得人工把树苗背上去,风里来雨里去,一年最少在山上干6个月的活儿,直到大地封冻挖不动树坑才停工,然后又开始巡山防火护林,有时候累得真想躺下不再起来。

  在王文花家里,记者看到了几张她十几年前的照片,那时候的她年轻俊俏,像朵娇艳的“山花儿”,而如今的她已是个面容黝黑、皮肤粗糙的“坚果”了。

  采访中,说起种树的艰辛,王文花不时激动地流下眼泪。但说到今天,王文花又笑得很开心。十几年了,当年栽的小树苗都长大了,山杏也开始结果,人们随便采摘卖钱,摘得多收入就多,基本上每家都能收入几千元。同时林间牧草也归村民所有,村民养牛养羊的上山打草储存起来,节约了养殖成本。风沙天基本上没有了,多年不见的野鸡、半翅甚至狍子也经常出没山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了,这些是什么也换不来的,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的王文花,是榛子沟书记。在塞北林场1500平方公里的工程区内,还有无数个王文花,14年来,她们付出了自己的青春,把荒山变成了青山,也把一片风沙地变成了绿油油的茂林源。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得到提高。

  记者手记

  14年和128万亩

  据林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再建三个塞罕坝工程实施14年以来,项目区内森林覆盖率由最初的5%提高到现在的57%,林木总蓄积量达260万立方米,100多万亩森林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20万吨,释放氧气523.9万吨,项目区的年降水量也由当初的350毫米增加到510毫米,当地的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得到提高。

  同时,林场的经济效益也在逐步展现。据统计,塞北林场项目实施以来,已经累计为当地农民提供劳务、苗木等收入2亿多元,为当地培养了200多名林业技术人员,30余家苗木专业户,50多户农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起了旅游点,这不仅促进了当地林业的产业化发展,也为项目区百姓用绿色小康成就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4年前的荒山,变成了今天的金山银山。

  不畏峭壁陡坡,不惧严寒惊雷。采访这两天,记者实地体验了“艰苦创业、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塞北林场精神。绿了青山白了头,誓还清水和蓝天。14年,当年的二三十岁的小伙,已经成了四五十岁的汉子,当年俊俏的“山花”变成黝黑的“坚果”,任凭皱纹爬上面颊,任凭白发布满头,但他们的干劲儿却一点没有变。14年,这些务林人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艰苦劳动、无私奉献,换来了128万亩的绿色长城,换来了坝头良好的生态环境,换来了京北的碧水蓝天。

关键词:塞北林场,血汗,绿色长城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