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拼装车竟成衡水建国镇一大"产业"
一个是靠非法收集报废汽车翻新拼装牟取暴利,一个是靠特色种植勤劳致富。在故城县建国镇,国家明令禁止的报废车拼装,近年来居然已成为“产业”,和当地的韭菜种植业“齐名”。 路边小作坊拼出“四不像” 离建国镇区不远的公路两边,几堆废旧车辆十分显眼。随便走入一个堆放点后面的小作坊,只见四处散落着各种汽车零部件,环境简陋而脏乱。正对面的一个工棚里放着一个汽车车架,上面已安上了发动机,就外观来看很新。车架旁边,两名工人正在焊接着什么。院里一台已拼装好的蓝色“机动车”很是惹眼。车身上的焊接点粗糙而稀疏,没有驾驶室、后视镜、后尾灯,刹车系统很简单,而作为重要部件的底盘,有些竟然是钢板简单焊接而成。 据了解,这些作坊制作这样的“成品车”很有一套:在废旧车架上安上方向盘和大马力柴油机,再用废旧钢材焊个车厢,一辆“车”就成型了。它“结合”了小货车、拖拉机、自卸车等多种车辆的特点,当地人形象地把它叫做“四不像”。 价格低品种多竟成地方“产业” 在另一家拼装车作坊,千余平方米的院内,堆放着大量被拆解下来的发动机和前后桥、车架、轮胎、方向机等零部件。工人同样在敞开式的工棚里工作。 经营者说,他这干这行已经好多年了,信誉有保障,“五征六轮”卖19000元,是490的机器,750的轮胎,还是气刹。还有“7米2的两吨王”平板车,解放(拼装)的,卖15000元,用的是2003年德州牌四缸发动机。前不久,一个外地人一下子买了好几辆。价钱好商量,要得少一两天就能来提。 “尺寸规格可变,发动机新旧可选,依据客户要求定做,三天交车。”经营者涛涛不绝地说着,院内房子外墙上刷着的标语“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谋发展”格外刺眼。 工人透露,废旧车的零部件大都由专人从周边市场上收来的。一些车架是按照废旧钢铁的价格买进的,非常便宜。而每辆拼装车的售格从1万元到3万元不等,利润可观。为了提高性能,有时会购进全新的柴油发动机装在车上。当然,车的售价要高些。 市商务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我市周边石家庄、保定地区拼装车现象也很严重,这些产业能够存在,必然会有“地下”旧车市场的存在,否则拼装车的生产、销售也不会形成规模。 知情人介绍,建国镇的拼装车自2000年左右萌芽,几年便成了“气候”。这里地处冀鲁两省四县交界处,拼装车在周边很有“名气”,由于价格相对正规车辆便宜得多,搞建筑、挖河清淤、拉土石的人经常前来购买。像这样的拼装车作坊,当地最少有十几家。 屡禁不止凸显执法联动无力 我国对报废汽车回收有严格的准入制度,2001年就出台了《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禁止报废汽车整车、发动机等主要零配件和拼装车进入市场交易或以其它任何方式交易。 据了解,建国镇的非法回收拼装报废汽车市场曾多次被查,但执法人员前脚走,小作坊们后脚就又开工了。 市商务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有监管废旧机动车回收拆解的职能,但对于市场上的非法回收拼装来说,没有强制执法的权限和能力。虽然知道建国镇非法拼装车很猖獗,也曾多次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前去查处,但收效甚微。 一名当地民警介绍,曾参与过对建国镇非法拼装车的执法行动,可在商议案情时,定罪量刑成了难题。有人建议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也有人建议定非法经营罪,最终都被否定了。行动自然也就无甚成效。 一种产品的生产有质监部门监管,在市场流通要受工商部门监管,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部门会介入调查,处置废旧机动车回收拆解还要受商务部门监管。但眼看着建国镇这些非法拼装车窝点一个一个冒出来,又一个一个地“做大做强”,人们不禁要问:各部门联动执法为何如此无力?难道就任由这畸形的“产业”发展下去吗?当地政府部门是在当好好先生还是在藉此捞取某种好处呢? |
关键词:拼装车,报废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