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

商家促销多“花活”消费留心掉“陷阱”

http://www.hebei.com.cn 2013-01-04 09:3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目前,各地商家促销活动激战正酣。笔者近日走访省会一些卖场,发现商家促销手段五花八门,许多促销看似优惠幅度很大,非常具有吸引力,但细细分析,其中不乏“价格陷阱”,消费者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吃亏上当。

  存话费购手机“绑架消费”没商量

  在省会广安大街一家手机营业厅,笔者发现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销售人员都会推荐“预存2299元话费赠智能手机一部,内含2050元话费,另赠电动车一辆”的优惠活动。

  按照销售人员的推荐,笔者选择了每月最低消费49元的套餐业务,并另加300元换了另一款智能手机。但仔细研究这项套餐条款,笔者发现,实际上,每月返的话费只是套餐价格的30%,也就是14.7元,一年才返不足180元,按照协议3年消费完话费的规定,3年返话费只有530元,用不完的话费余额就不能再用了。“每月只返不到15元,这样算下来手机加上赠送的电动车实际上比到商场买还贵。”在笔者质疑商家有价格陷阱时,有消费者反映,如果买了手机以后再找营业厅退货,销售人员一般都说“退不了”,并说“只要使劲打电话就合算了”。

  笔者走访省会各大手机营业厅发现,“0元购手机”、“买手机赠话费”、“预存话费赠手机”等促销活动十分普遍。

  笔者发现,消费者选择这些促销活动时,销售人员一般只强调优惠,不介绍附加条件,对消费者很容易造成误导。如此看来,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选择这种所谓大力度“优惠”,很容易引起消费纠纷。

  “原价”任意标,“打折”没了谱

  “特价”、“打折”、“送券”是一些商家最常用的促销手段,然而一些不法商家却在促销活动上玩起了“花活”,利用不标原价或先抬价后降价、虚构原价等价格欺诈手段,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近日,省会居民王女士就遭遇到了这样的价格欺诈。

  她在一家商场花3300元以“三折”价购买了一件原价11000元的皮衣。当时销售人员告诉她,这件衣服上柜以来最大促销力度是打5折,这次是促销力度最大的一次。但王女士回家后无意间发现该衣服口袋里装着一个标价签,显示这件衣服的价格是6200元。

  如果真如销售人员所说,6200元打5折也只3100元,而现在3折价却要多花200元,感觉上当受骗的王女士找到销售人员理论,销售人员先是不认账,后来看到王女士手里的价签,马上认错、道歉加赔偿,并恳求王女士别投诉。

  在省会一些商场,笔者发现许多不规范的价格促销活动十分普遍。在一家大型商场某羽绒服销售柜台,一张用超大字号标着“299元”的广告牌十分醒目,可走近一看,在牌子的右下角还有不显眼的“部分”两字。

  在另一服装卖场,“买200元赠100购物券”的广告随处可见。但经询问才得知,所赠购物券只能在消费300元以上时才能使用。类似这种含有附加条件的赠券,几乎没有商家明确告知消费者,明显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支招

  应对“价格陷阱”靠理性

  面对花样百出的商品促销,消费者需要理性选择,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最优惠”,最好问清楚了再买。

  平时要留心商品价格,促销时比较一下价格优惠程度是否如商家所说。付款后应立即仔细核对小票,检查有无结账价格与标示价格不符等问题。

  当价格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拨打“12358”价格举报电话或网上向价格举报中心举报。

关键词:促销,商家,陷阱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赵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