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新农村新农合新能源

农大毕业生家庭农场梦 春耕访农家

http://www.hebei.com.cn 2013-03-04 10:3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雨水已过,春耕春管自南向北正有序展开。当前的农业生产存在什么问题?农民有什么企盼?日前,本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采访,相关报道将陆续在《春耕时节访农家》中刊发。

  大学毕业回到家乡,运用所学先进技术带领乡亲们致富

  一年之计在于春。初春时节,记者见到了正在联系脱毒马铃薯种苗的王永波。

  “辛辛苦苦八九年,终于有了200多亩地,我迈向家庭农场的梦又向前进了一步。”

  2月26日,在正定县南楼乡南楼村村东,王永波指着一大片平整的土地告诉记者:“这130亩耕地是去年冬天通过土地流转转租承包的,今年春季我打算全部种植优质马铃薯。种苗过两天送到,销路已经找好。”

  “我理想中的家庭农场是一个生态农场,蔬菜、水果、粮食等所有农产品都是绿色产品。”王永波介绍,“配置喷、滴灌等农田节水设施,生物防治病虫害,建设农产品储藏基础设施……”谈起今后的打算,王永波滔滔不绝。

  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王永波,也有着自己的烦恼———缺少资金和土地。

  2004年秋,王永波从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回到家乡南楼村当了一名农民。

  “我们村祖祖辈辈都是种小麦、玉米,村民忙活一年挣不了多少钱。我回来就是想运用自己所学的先进技术,带领乡亲们致富。”然而,当一个现代农民的想法,实现起来并没有王永波当初想象的那么容易。

  王永波计划租赁土地进行规模种植,当一名农场主,做出样子给乡亲们看。但由于资金所限,他只租赁了5亩地,东凑西借5万元建起了全乡第一个高标准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开始种植樱桃西红柿。

  连续种植了3年日光温室大棚,虽说王永波有了10万元的积累,但村民前来观看的多,真正跟着做的少。王永波想靠自己带头,在村里大面积发展日光温室大棚的想法没能实现。

  王永波发现,村民们虽然对日光温室大棚不感兴趣,却对传统的大田种植兴趣不减。于是,他开办了一家集农业技术服务、农民培训、农资供应于一体的农资店,在经营农药、种子、化肥的同时,为村民提供免费技术培训、科技信息、田间诊断、现场指导等。他还与同为农大毕业生的妻子筹办了农民夜校,邀请专家来村里为村民举办科技讲座,提高村民素质。

  希望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基层尽快落实

  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2007年,王永波转租了50亩土地,联合22户农民成立了全县第一家农民合作社———正定县鑫农粮蔬种植合作社,成方连片发展优质小麦2000亩,尝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通过改造原有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引入成本低、收效快的中小弓棚,发展绿色蔬菜,并把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30亩。

  “合作社毕竟是松散型组织,新观念、新技术不能强迫农民接受,只能引导带动。”王永波告诉记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家庭农场梦,在经历了长达8年的资金、人脉、市场等多种要素的积累后,2012年秋,他以700元/亩的价格租赁了29户农民成方连片的130亩土地。“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大,就拿玉米来说,去年秋收时的价格和现在比相差0.2元/斤,所以,如果想大面积种植农产品,并获得好的效益,必须要有农产品储藏的场所和设备,这就需要建设用地,这对每家只有几亩、十几亩地的农民来讲,简直太难了。”王永波告诉记者。

  “现在,农村基本上都是妇女和老人在种地,年轻人大多把农业当成了‘副业’。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吸引有知识的年轻人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为他们回乡当新型农民开绿灯。”王永波呼吁,政府在涉农项目承接、资金扶持、制度保障等方面应尽快出台可操作的措施,引导家庭农场的发展。

  让王永波欣慰的是,为扶持家庭农场发展,今年,我省将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促进土地等生产要素向生产经营能手、种养大户集中,引导其向家庭农场发展,通过增加技术、资本投入,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

  “今年,我省将优先安排适宜家庭农场申报的农业项目,落实用地、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允许家庭农场按规定建设生产管理用房。允许家庭农场以大型农用机械、农业设施等抵押贷款,支持农业担保机构优先为家庭农场提供贷款担保。”当记者把手机中储存的省委一号文件的相关内容读给王永波听时,他高兴地说,“真希望这些政策能够在基层尽快落实,这样,我发展家庭农场的建设用地和资金就有希望了。”

关键词:毕业生,农大,农场梦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赵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