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要向老旧小区重点倾斜
养老问题解决的好与坏,关系和谐社会的建设。记者 闫志国 摄 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社区的管理、社区的安全、社区的养老……都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在石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社区问题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热点,大家纷纷出谋划策,希望共建一个个和谐的社区。 市农工党:应普遍建立社区服务站 问题:居民小区的状态与管理体现了一个城市及其政府管理的综合水平,也是城市软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石市经济发展,社区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也凸显了出来,“在很多小区都存在业主与物业公司相互不信任的情况,业主认为小区物业只收费,不管理,而物业公司则抱怨小区出现欠费现象。” “我们小区的物业只管收费,居民有什么事情找他们,他们总是推三阻四的。”“我们小区垃圾清理不及时!”“我们小区购物不方便,买个菜得走两站地。没有健身器材,室外活动场地也特别小。这些问题都应引起重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市民对小区管理有着各种意见。 市农工党也在提案中指出,石市很多社区的基础设施薄弱,没有室外活动场所,文体健身器材缺乏,“社区服务功能的不完善,让居民很难对小区有认同感。” 对策:市农工党相关负责人在提案中建议,要加强居民的认同感,可将其社区服务规范为事务服务、生活服务、文化服务、健康服务、平安服务“五类”服务,在社区普遍建立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大厅,统一受理社区行政性事务。同时社区服务站应突出民之所需。从社区居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达到方便居民生活,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促进平安社区建设的目的。例如建立“10分钟”便民服务圈、各种文化娱乐队等。另外要把握服务重点,突出面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等弱势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众的服务。社区服务也应该突出对居民的服务,如创办社区爱心超市、社区饭桌、社区家政服务机构等,提高社区可持续发展服务能力。 市民盟:养老服务要向老旧小区倾斜 问题:如今,石家庄很多老旧小区都在慢慢演化成“老人社区”,据有关资料显示:石家庄市目前共有人口1000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135万,空巢、独居老人35.1万,不少老旧小区的老人比例占到了整个小区人口的30%。“我们小区像我这样的老人特别多,而我们的子女平时又特别忙。希望社区能提供一些关于购物、户外活动等帮助。”“人老了,许多活儿都干不了了,希望社区能提供一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服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老旧小区的老人都希望能将养老服务延伸到社区。养老引起了许多委员的关注,市民盟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经过多方调查了解,发现“老人社区”的老年人都希望细致的养老服务能向老旧小区重点倾斜。 对策:为此,市民盟提出建议,重点要对老旧小区进行养老服务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首先建立老旧小区养老经费预算保障机制,在强调政府职责的同时,还应该强化市场、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拓展筹集资金的渠道,实现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和稳定化,缓解当前社会、家庭养老的养老压力,逐步破解养老难题。” 这位负责人表示,同时政府应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明确养老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及养老工作的总体布局,可以将“养老进社区”作为石市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确定,并作为考核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力争在“十二五”末初步建立起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队伍为依靠的养老服务体系。 “解决好老旧小区居民养老问题,还必须大力培养专业社工。没有人来做这项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要积极引导志愿者服务。”这位负责人提出,应对现阶段专业人员紧缺的现状,从短期角度,政府应该提供更多定期的基础社工培训项目,使现有社工在工作之余定期补充新知识,边工边学,不断提高自身技能。从长期角度看,要增强社工专业在各级学校教育中地位,形成从职业学校到研究生教学一系列的社工培养体系,满足日益增长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需求。同时,政府还可以和本地高校联合,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为老旧小区老年人服务。 市农工党: 在城市街区 建24小时自助图书馆 问题:除了关注小区的管理问题,也有政协委员对社区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市农工党就在本次政协会上提出了在城市街区建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提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日益成为社会民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图书馆作为基层的公共文化设施,是基础文化的中流砥柱。” 市农工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图书馆的新兴模式,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对保障公民文化权益,提升公民精神文明素质将起到重大的作用。“目前,全国已有15个城市拥有24小时自助图书馆,而在石家庄目前只在省图东西两侧设置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与省会市民的阅读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对策:市农工党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可以将图书馆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资源围着读者移动”,而不是要求“读者围着资源移动”,“我们认为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应以政府为主导,由政府主导出资在广场、公园、大型商场、街道、社区进行建设,由各级图书馆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当然这种图书馆的设置要因地制宜,根据人口密集程度设置。” 该负责人表示,从他们调研的情况来看,自助图书馆在普通小区和农民工聚集地利用率很高,十分受欢迎。“同时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如设置专职或兼职配送部门,对自助图书馆图书的上架、补书、回收等进行管理,配套技术部门对自助图书馆进行检修和保养等。” 市民进: 关注进城老人 帮其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问题:除了关注如何完善小区管理以及硬件建设,也有委员提出,应该关注随子女进城定居的农村老人如何适应城市生活的问题。市民进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进城农民工逐年增多,随子女进城定居的农村老人也在逐年增多;加上老城区改造,昔日的村庄院落被高楼大厦所替代,一批老人随之住进高楼,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新的生活环境,这些老人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言谈举止都很难适应,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我们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村老人进城后都会感到空虚、孤独。许多农村老人离开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熟悉环境,来到城里,很难融入城市老人的生活圈,他们平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看电视、做家务上,致使他们普遍感到孤寂无聊。”该负责人说,农村老人进城后还表现出一定的自卑和焦虑,“从农村来到城市,他们感到许多生活方式上的不习惯,如进门换鞋,以及缺乏使用家电设备常识等,这让老人们感到自己似乎变‘笨’了,似乎什么也不会做,心理上的巨大落差,难免产生自卑心理。” 对策:针对这一情况,市民进在提案中提出,政府相关部门应对进城定居农村老人的心理问题进行调研,尽可能预防、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和不适应感,“街道、社区居委会可以专门为65岁以上来自农村的老人建立档案,对他们进行定期探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和身体情况。还可以为他们免费办一些培训班,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观念,熟悉城市的生活环境,教会他们一些城市的生活必备知识。”(记者 郭鹏 冯月静)
|
关键词:养老,服务,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