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只有不敢乱花钱才能不怕晒账本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10 08:20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推动公开化的同时,还必须采取更多措施,形成制度监督与公众监督合力,这样才能彻底驯服“三公”消费这头猛兽。试想,如果能做到让政府有钱不敢乱花,又何愁让其晒账本?

  近日,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第五次推出了《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这份报告的调查评估结果显示,我国省级财政透明度状况仍然不高,且一些地方“三公”经费公开的真实性有待考察。

  应当说,相关调查评估结果颇符合现实情况,也与人们的“合理想象”相吻合。这就是,当前政府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的热情并不高。譬如,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31个省份中有14个省份未公开“三公”经费。要知道,哪怕是一个省级政府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调查组就将该省份列入已公开范畴。这也就是说,这14个省份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公开“三公”经费,其积极性可想而知。

  去年4月,中央要求省级政府在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而按照目前情况,即便到时候实现预定目标,其统计真实性也令人堪忧。例如,课题组发现,某省份2012年有18个列入样本部门的“因公出国(境)费”均为零。对此,合理解释就是这些部门并未认真对待“三公”经费公开事宜,甚至连做个样子都没有。在这背景下,一旦“三公”经费公开成为“硬指标”,很难避免出现“软抵制”的现象。

  地方政府部门缺乏公开“三公”经费积极性,这并不难理解。从实际情况看,让政府公开真实的“三公”经费数据,等于让它主动把自己大吃大喝的丑态曝光于公众面前。公开“三公”经费是为了约束政府乱花钱,而政府乱花钱却又是公开“三公”经费的现实阻力。事实就是如此吊诡。所以,仅从公开预决算来限制“三公”消费,难免力有不逮。换句话说,公开“三公”经费只是遏制政府乱花钱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标本身。

  这就像地方政府统计公布GDP数据一样。因为有GDP指标约束,一些地方不管实际发展水平如何,都不得不在纸面上完成任务,甚至还必须超额完成任务。同样道理,不从根本上遏制政府乱花钱,却又要求公开“三公”经费,其结果只能沦为数字游戏。又或者,你规定只能“四菜一汤”,我就大盘叠加小盘;你要求厉行节俭,我就把茅台灌入矿泉水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看谁奈何得过谁。

  这当然不是反对“三公”经费透明化,而是说在推动公开化的同时,还必须采取更多措施,形成制度监督与公众监督合力,这样才能彻底驯服“三公”消费这头猛兽。试想,如果能做到让政府有钱不敢乱花,又何愁让其晒账本?在一些发达国家,官员之所以不敢乱花钱,并不仅是因为花钱有预算有公开,而是知道乱花钱必然要付出代价。例如,英国“骗补门”曝光后,多名政府官员被迫辞职,这既说明了公开的好处,却也表明制度约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制度约束,惩罚才有合法性。

  如何提高政府“三公”经费透明度与真实性,关键就在这里。联系最近中央“厉行勤俭节约”等规定,眼下迫切问题就在于,要进一步细化公款消费的制度约束,让各级政府部门明白行为边界与违规(法)后果,从而遏制其乱花钱的冲动。倘若相关法规不明晰,就算公开“三公”经费,公众无从判断是否违规(法),那也等于留下了制度漏洞,政府大吃大喝也就有空可钻。(特约评论员魏英杰)

关键词:晒账本,乱花钱,财政透明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