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谨防公车私用转嫁企业埋单的扩散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10 08:20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相应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完善尚未完成之前,强调公共监督对公车私用转嫁给企业埋单的有效介入,加强对违法违规者的从严从重惩戒以儆效尤等,大有必要。

  自去年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城市高档娱乐场所门前的公车的确大大减少。是政府官员真的减少了应酬吗?一位国企司机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玄机:“国家一直在监督查处公车私用问题,但现在的政府官员用车已经由地上转移到地下了,政府的公车虽然入库了,但企业的公车却在快速增加———用车的是政府官员,买车养车的却是企业。”(4月9日《中国企业报》)

  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在看到这则新闻时候会心一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报道中可知,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政府官员,是企业公关的重点,为了保持亲密关系和联络方便,企业会主动为其购买专车并聘任专职司机;还有一些官员会暗示企业提供“补助”。近期爆出的事例,可谓信手拈来。比如辽宁省西丰县委书记违规坐豪车、套用军警车辆假车牌、出入大酒店等情况;国家级贫困县白河县县委书记郭德林借用企业百万元豪车,也被曝光……

  与能够按图索骥、有迹可查的公车私用相比,转嫁给企业埋单的公车私用,因为更为隐蔽,所以更容易逃避监督视线。不得不说的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经常性地从企业那里“借用”豪车、拿取补助,官员在为这些企业办事时,自然会在同等条件下青眼有加、高抬贵手。官商如此“勾肩搭背”,由此导致大面积、深程度的贪污腐败,也未可知。而现实情况是,面对这样的“下有对策”,相应的惩戒未能做到以儆效尤。比如事情被曝光后西丰县方面称,“司机是一名临时工,事发后已主动辞职。”而“严重”一些的白河县委书记因为违规借车,仅仅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所以面对越来越多的公车私用转嫁给企业埋单,必须谨防恶劣的扩散效应。因为随着“八项规定”等厉行勤俭节约纪律的逐步强调,以及相应的公车改革的逐步推进,一些官员的公车私用将会变得愈来愈“碍手碍脚”。在没有足够严苛的制度作为规范和约束的情况下,地方官员想方设法“开动脑筋”,将包括公车消费在内的三公开支,都转移到“地下”、转嫁给企业,也就显得“顺理成章”。据4月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调查显示,91.4%的受访者担心公款吃喝之风大面积回潮,其中75.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担心”。而对公车私用转嫁给企业埋单这一问题而言,如果一些“敢吃螃蟹”的地方尝到了甜头却未能被及时制止,甚至于被发现后也未能被严厉惩戒,其他地方的官员肯定存在群起效仿的可能。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王敬波教授指出,公务接待的奢侈浪费之所以会成为顽症,背后的原因在于行政权力的无序行使。由此及彼,在公车改革以及公车私用转嫁给企业埋单等问题上,原因同样适用。王敬波教授指出,“想要彻底治理公款吃喝问题,建设节约高效的政府,就必须从加快行政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权力等深层次问题入手。”同理,在治理公车腐败的问题上,从规范权力运行等深层次问题着手,同样是治本之策。不得不说的是,在相应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完善尚未完成之前,强调公共监督对公车私用转嫁给企业埋单的有效介入,加强对违法违规者的从严从重惩戒以儆效尤等,也就显得大有必要。因为说到底,如果此举获利大、风险小、惩戒弱,任何人都可能铤而走险———他们才不管规则与制度出台的时间表。(李记)

关键词:公车私用,企业埋单,体制改革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