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河北省唐山曹妃甸四大城区
细数曹妃甸的“招牌菜” 随着曹妃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相继获批,曹妃甸拥有了众多含金量极高的“国字号”、“省字号”金字招牌,拥有了政策高地和开放开发的新平台。 唐山曹妃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面积为14.48平方公里,2013年1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这是国务院启动省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以来,率先以新设方式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入区企业可享受税收、进出口、信贷方面等国家级优惠政策,为产业聚集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曹妃甸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9.1平方公里,首期封关面积4.59平方公里,2012年7月23日获国务院批复,是河北首个综合保税区。根据批复意见,曹妃甸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和有关税收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批复》执行,重点发展保税仓储、出口加工、国际配送、中转、采购和转口贸易等业务,逐步打造成环渤海地区国际贸易便利、外汇管理宽松、物流监管便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由贸易港。目前,封关口岸等监管和基础设施已建设完成,并通过省级预验收。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 曹妃甸港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2012年8月28日,唐山港水运口岸曹妃甸港区正式对外开放,对于河北加快打造曹妃甸增长极、建设经济强省具有里程碑意义,能够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吸引更多高附加值产品落户曹妃甸,更好地发展临港产业。 曹妃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3年1月6日,获河北省政府批复,规划面积28.6平方公里,重点打造木材、燃气两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发展海工工程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高端智能装备四大产业板块。目前,中石油渤海湾生产支持基地、华电集团临港重工装备基地和冀东日彰风机等项目已经投产;文丰进口木材加工集散基地、金翔化纤、海清源水处理装备等项目正在建设。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完成投资超过229.8亿元。十年赶超国外发达港口百年发展历程 2012年,曹妃甸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1.95亿吨。在曹妃甸港区的有力带动下,唐山港以3.64亿吨的货物吞吐量排名全球港口第十位,同比增幅达到16.8%,增幅位居全球十大港口之首。曹妃甸,用十年走完了国外发达港口百年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乃至世界港口建设中,曹妃甸港区当占重要一席。 全国梯次发展的浪潮从珠三角、长三角向渤海湾拍岸而来,来自市场的强大需求决定了在曹妃甸建港的必然性: 2004年3月,曹妃甸25万吨级矿石码头开工建设; 2004年12月27日,国务院通过了包括曹妃甸港区在内的《渤海湾地区港口建设规划》。翌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首钢涉钢部分搬迁曹妃甸的方案;10月21日,承担我国“北煤南运”和疏港任务的迁曹铁路工程开工;12月16日,曹妃甸港区和25万吨级矿石码头正式开港通航…… 2006年初,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正式将曹妃甸列入其中,由此,曹妃甸开发由河北省的地方性工程,正式变为国家意志; 2011年11月10日,以曹妃甸为龙头的河北沿海发展规划正式被国务院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2012年8月28日,唐山港水运口岸曹妃甸港区正式对外开放。截至2013年3月,曹妃甸港区已建成煤炭、矿石、原油、散杂、件杂、多用途等泊位47个,年设计通过能力2.73亿吨;在建泊位28个,新增设计能力1.78亿吨。2013年整个港区吞吐量预计突破2.3亿吨,到“十二五”末,港区设计通过能力可达4.5亿吨。 首钢等大型企业纷纷抓住深水港口资源优势,建设自己的原材料转运基地。首钢与合作伙伴唐钢集团共同在这里投资30.49亿元,先行建设年接卸能力3000万吨的特大型深水泊位,2004年4月开工建设,2005年12月投产之后就进入了满负荷运营,并成功停泊满载矿石的30万吨级超级货轮。截至目前,接卸矿石已经超过2亿吨,成为国际国内接卸能力最强、最繁忙的矿石码头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南方地区煤炭用量逐步增多,繁忙的运输任务盼望能够产生西煤东运的第三下水通道。曹妃甸港区除了能分流大秦铁路运输外,还能通过正在建设的张唐铁路直连山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区。2005年6月1日,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与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唐山市建设投资公司组建的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成功运营。其主要任务就是建设运营曹妃甸专业煤炭码头,工程投资48.5亿元。一期为大秦线扩能至4亿吨的配套项目,接卸大秦线扩能分流煤炭1亿吨;二期规划1亿吨,主要承担“西煤东运第三通道”煤炭下水任务。 港区里到处是如山的货物——红色的矿石,黑色的煤……一艘艘飘着各色旗帜的货轮进进出出,一条条运输机忙忙碌碌。 曹妃甸港区,正崛起。
|
关键词:曹妃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