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秋经济:月饼DIY又在石家庄市时兴起来
“这是自己打的月饼,尝尝怎么样?”虽然离中秋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但是打月饼已经在市民中间悄然流行起来。品尝之余,大家还要互相交流一下月饼的制作材料、口感等。 什么人打月饼?选择打月饼的原因是什么?打月饼的生意怎么样?打月饼多了,买月饼的人会少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对石家庄打月饼市场进行了调查走访。 怪象: 月饼加工者不愿做宣传因为多是无证经营 “千万不要提我们,你这不是帮我们,是害我们啊!”采访中,每当记者亮出身份后,月饼加工坊的老板均是这一反应。即使不亮身份,如果记者不加工月饼的话,他们也都表现警惕。“说实话,我们都是无证经营,一上报纸,顾客是多了,可是卫生防疫的也都会找上门来的。”王姐坦言,月饼加工时令性很强,也多是村里人经营。“经营一个月还得办这证那证的,不够麻烦的。这也是地点比较隐蔽的原因。” 记者发现,这些加工月饼的场所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脏”。场所比较简陋,有的甚至露天生产。一家打月饼的居民楼内,月饼原料开着口随意堆放在一旁,一些清洗原料的水反复使用,人员分工也不明确,老板用手收完钱直接活面,上完厕所、拧一把鼻涕后接着干活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加工好的月饼一般都放在一些使用过的饮料或方便面箱子里。“弄个包装是要加钱的,一个独立小包装加5毛钱,一个小箱子加10块钱,你愿意吗?如果嫌不干净可以自己带包装。”该老板说。“你们是不是应该弄个工作服,戴个帽子,干活之前必须洗手什么的?”对记者的建议,几位加工月饼的老板均表示,“顾不上,再说了,即使不干净,高温加工后也没什么事了。”而对于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几家中无一人办理。“我们的工作人员并不固定,办个健康证得等几天吧,一共就20多天的生意,谁去办啊。”一位老板说道。 变化: 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加入打月饼一年比一年红火 在一位朋友的带领下,记者七拐八拐终于来到位于某城中村的王姐家,她做月饼加工已经有二十几年了,在附近小有名气。每年这个时候,很多城里人也都慕名而来。王姐告诉记者,她并不是常年加工月饼,“平时打打工,每年阴历七月十五就开始做月饼,一直做到临近中秋节。”随着经济条件好转,王姐也曾想放弃打月饼,“太累了,每天从早忙到晚,其实也挣不了多少钱。”但是每年这个时候,在老主顾们的劝说下,她又忍不住做起来。 王姐的加工点就在楼下空地上,墙上写着制作月饼所需要的材料数量,一旁是已经出炉的月饼装满了大箱小箱,周围有七八人在忙着活面、调馅、手工制作月饼。王姐的主要工作是看烤箱和接电话,中间电话不断,记者只能见缝插针地聊上两句。这时,还有不少拎着面、油、鸡蛋、馅料等原材料前来的人。“自带原料一炉只收25元加工费。不带原料,一炉48块,110元。不过,只有五仁一种口味。”王姐介绍道。 记者注意到,前来打月饼的有不少是市里过来的。“别说20年前了,就是10年前,来打月饼的基本上都是附近村里的。近几年来,城里人越来越多了。现在,城里人占了大多数。”王姐笑着说,城里人是她的大客户。一般都要的多,同事朋友的最少也要个十炉八炉的。更让王姐高兴的是,除了城里人,她的月饼已经销到了海外。“还有人专门跑过来给在国外的孩子、朋友邮寄的。” 生意越来越好,工作时间也在不断地延长,“现在雇了有五六个人,每天从早上4点就开始忙,一直到晚上10点。”对于忙碌后面的利润,王姐只笑称“没多少,就是个辛苦钱”。 疑问: 为什么选择打月饼有人图好吃有人图实惠 打月饼放心、实惠是吸引许多市民的关键。“市场上的月饼动不动就十元一块,太贵了,而且添加剂还特别多。自己准备原料,既放心,又省钱。”正在菜市场一家月饼加工坊自己动手制作月饼的郑大妈说。在这家月饼加工坊,因为人手不够,前来加工的市民都要自己动手帮忙。“米面油用的都是好的,一炉48块月饼的原材料还不到100元,加上15元的手工费,也没有多少钱。要去蛋糕房买不了几块,而这一炉都够好几家人吃的了。”郑大妈笑道。“我刚打的月饼,尝尝味道怎么样?”周女士告诉记者,一周以前,见市场上有打月饼的,她就让人打了一炉。作为一家效益还不错的企业的老板,周女士并不缺钱。“今年是第一次打月饼,往年都是买一些星级酒店的月饼。去年尝了朋友自己打的月饼后,觉得太好吃了。所以,今年早早就打了一炉。”周女士说,打月饼让她想起了儿时的记忆。“以前的月饼不像现在用机器做,而是用模具手工制作,做好的月饼包在模具里往往倒不出来,这时候只有用木锤在模具上敲打,月饼才会倒出来,所以叫打月饼。记得小时候,每年中秋节前,人们从家里准备好白面、花生、芝麻、油、糖等材料,排着队去打月饼,因为当时家家户户都是用自己的材料去加工月饼,所以每家的口味都会不太一样。每年的中秋节,对来串门的邻居或者朋友,家里人都会让他们品尝自家打的月饼,还要互相交流一下月饼的制作材料、口感。自己打的月饼又让我想起了儿时的记忆,吃多了那些所谓的高档月饼,回过头来再细品品,还是觉得传统的那些自制月饼好吃。”周女士说。周女士说,除了自己吃,她还特意给朋友们打了一些。“用传统的油纸包起来,一人两包,挺实惠,也挺有意义的。” 影响: 打月饼多了买月饼的人会少吗 “今年不买月饼了,我妈妈自己打了不少月饼。”往年经常组织大家网购特色月饼的小李说,吃来吃去,还是觉得自己打的月饼好吃。“现在打月饼的确实挺多的,我自己也选择打月饼,但是对我们的月饼销售并没有什么影响。”一家蛋糕房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打月饼这个市场一直存在着,虽然有越来越红火的势头,但对现有月饼市场并不会造成太大冲击,“毕竟定位不同。蛋糕房及星级酒店主要以礼盒为主,散装月饼销售比例较少,礼盒多用于人情往来,打月饼则多是自已吃。”采访中,一些蛋糕房销售人员表示,打月饼一般要求量比较大,一般都是一炉(48块左右),加上地点偏远、卫生差,口味又多只有五仁的,所以,选择散装月饼自用的仍有不少。 而在业内人士来看,市场不规范是打月饼难成气候的主要原因。“自己买的原料是放心了,但是加工场所的卫生情况,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都无从保证,无人监管。吃着又怎么能放心呢?”一位业内人士说。而一位朋友告诉记者,自从到打月饼的现场看过以后,她再也不吃打的月饼了。“太脏了!”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打月饼虽然时令性比较强,时间也较短,但如果做好了,利润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一些食品加工业或单位食堂可以开发这方面的业务。”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加,一些食品加工业很可能会经历从手工到机械再到手工的一个过程,现在不少城里人都愿意到农村购买新鲜的粮食,然后拿到磨坊看着磨成面粉、玉米面或面条,这样吃着放心,口感也确实和机械加工的不一样。 讲述: 想打月饼不容易自备原料很麻烦地方还好不找 “去年我都是用的月饼作坊的原料,感觉都不太好,今年想完全自己准备原料,只是让对方加工。但没想到,远比自己想像中复杂。”省会马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早早就买好了核桃、花生、黑芝麻等原料,一见市场上有加工月饼的,她就带着东西去了。“结果人家告诉我所有的原料都得炒熟,包括面。”马女士于是又把东西拿回家后开炒。可是火候掌握不好,不是有点生就是有点糊,最后,折腾了一圈还是用的人家的原料。记者采访发现,因为比较麻烦,自备原料打月饼的人微乎其微。“所有的原料都要炒出香味来,这确实也是个技术活。”王姐说。 除了准备原料外,马女士找地方也颇费一番周折。“小区附近菜市场就有一家,但是吃着一般,好不容易找着一家,一问人家今年不做了。打听了好长时间才找到现在这一家。”马女士说,虽说是自己打月饼,她还是想找个卫生、口感都各方面都比较好的。 |
关键词:中秋经济,打月饼,时兴,石家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