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与日本交流治污经验 没有日企因治污而倒闭
1961年,日本北九州市八幡城区被七色烟雾笼罩。通过市民、企业、行政齐心协力采取措施,20多年后,北九州完成了环境再生,与中国大连同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虽然北九州市的污染排放总量呈直线下降趋势,但其工业产值却在上升,治理污染与经济增长实现了兼顾。 昨日,由河北省贸促会、河北省工业信息化厅、日中经济协会联合主办的“中日治理大气污染合作(河北)研讨会”在石家庄举行。20位来自日本著名企业和北九州市、福冈县等专业从事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政府部门参与了研讨会,我省钢铁、煤炭、火力发电、化工、水泥、造纸、机电、内燃机等领域的众多企业负责人与日方代表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了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问题。 日本走过了与中国相似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北九州市是日本最南端的一个产业城市,1901年,当地出现了第一家钢铁企业,之后以钢铁、电力、机械、化工、水泥等为代表的工业体系快速发展。1961年,被七色烟雾笼罩的北九州市八幡城区被写进了日本《小学社会》课本,不过,这一案例并非描写环境公害,而是用来介绍日本经济繁荣的景象。 由于工业发展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烟雾排放严重,众多市民都患上了哮喘病。首先站出来要求对公害采取对策的是担心儿童健康的母亲们。居民行动、大众媒体的报道提高了社会对公害问题的认识,促进了政府、企业加强对策。通过市民、企业、行政齐心协力采取措施,20多年后,北九州完成了环境再生,与中国大连同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虽然北九州市的污染排放总量呈直线下降趋势,但其工业产值却在上升,治理污染与经济增长实现了兼顾。出现这样的局面,日本企业对环保技术的开发和改良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与北九州市同属于福冈县的大牟田市也走过了相似的路径,该市一度烟囱林立,一公里范围内每个月的烟尘排放量达30多吨,环境污染状况引起举国关注。1968年,日本制定了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对所有的污染源进行监管指导,福冈县制定了完善的监测体系,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每小时在大众媒体和政府网站滚动发布,同时,政府启动了环境公害的相关研究。通过完善法律和加强监管,福冈县最终摘掉了污染的黑帽。“看到今日中国大气污染状况,我想起了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我曾经呼吸过那样的空气。中国国家层面的治污计划已出台,河北省也制定了实施细则,我们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让中国走出这段艰难时光。”日中经济协会理事关诚说。 近距离地交流,让省内一些参会者感慨良多。陈先生是省内一家化工企业负责人,企业也有治污的内生冲动,据他介绍,很多企业通过成本核算,改进了锅炉,节省成本又降低污染,“但治污不能仅靠市场,相关部门要制定严格的标准体系和监督体系,如果没有标准约束和监管,就成了谁花钱做环保谁傻。”通过分享日本同行的治污经验,陈先生表示,中国有能力在同样或更短时间治理好大气污染。 对话 政府和居民代表进厂检查排污 ———对话日本北九州市环境国际担当部长内藤英夫 燕赵都市报:逐利是企业的天性,在消除环境公害问题上,日本治理污染与经济增长是如何实现兼顾的呢?有没有担心治污影响企业竞争力? 内藤英夫:当时日本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很多企业都已经做大做强,企业有充分的利润用以治理环境污染,拿出利润的百分之几是没有问题的。实际上,当时的环境治理没有太多路径,很大程度上是使用清洁能源,这使得日本国内清洁能源价格越来越高,但日本企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企业要生存也必须保证居民的利益,有的企业把利润的一半用来购买清洁燃料,最终,大气改善了,企业也没有倒闭。当然,企业是逐利的,治理污染的过程,政府、公民、企业经历了长期的博弈,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及市民起到了相互作用。 燕赵都市报:众所周知,环境公害问题有“公地悲剧”的普遍性,法不责众,现实中很难厘清具体是谁的责任,这方面日本是如何做的呢? 内藤英夫:当时日本国内出现了很多哮喘病患者,这种公害病经政府认定后,企业必须承担责任,你排放越多,承担越多。我们有严格的国家标准,国家不能完成污染认定的,由地方政府接着做。比如在哮喘病上,政府认定主要致病原因是二氧化硫,日本通过监测每家企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来认定企业责任,由于赔偿金数额较大,企业也愿意减排,不想背这个大包袱。 燕赵都市报:日本的环境污染有没有跨区域的问题?比如福冈县的北九州市和大牟田市,相邻地区相互排污,而又相互指责? 内藤英夫:日本不存在这个问题,企业要生存,要保证居民的利益,如果环境越来越恶化,企业的负担也会越来越重。我们有严格的监督,政府和居民代表要进厂检查,各种研究和信息披露也很及时。但是,PM2.5是个例外,它能扩散很远,今天中国出现的问题已经超越我们所经历的阶段,中国地域之广、问题之复杂,日本在治污方面没有这样的经历。 燕赵都市报:日本在治污方面是否存在产业转移、污染转移问题? 内藤英夫:谁获益谁治理,谁排污谁治理,这一点在日本是明确的,因此不存在污染转移的问题。日本企业很重视对环保技术的开发和改良,在经济萧条时期,会有大批企业倒闭,但我们从来没有听说有哪家企业因为治理环境公害而倒闭了。 |
关键词:治污,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