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时政要闻

保定学院支教群体事迹将改编成话剧

http://www.hebei.com.cn 2014-05-07 10:2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自2000年以来,保定学院近百名毕业生扎根边疆,教书育人。这一优秀支教群体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中央领导高度关注和社会强烈反响。记者从保定市委宣传部获悉,反映该群体典型事迹的话剧《西部之路》(暂定名)目前正在创排,话剧《约定无期限》、《油条哥》原班主创参与。5月6日,本报记者探班剧组,听主创人员讲述他们与西部支教者的亲密“接触”。

  河北支教者成了且末人

  4月11日,保定市艺术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编剧张晓阳和他的创作团队一起,从保定奔赴新疆且末县。从库尔勒转车到且末,长途卧铺大巴要在沙漠公路上行驶9个小时,“躺也难受,坐也难受,车窗外都是荒凉的沙漠。”张晓阳说,14年前这片沙漠里只有石子路,坑洼不平,支教者们颠簸了十几个小时才从库尔勒到了且末。“他们最初的不易,现在已很难体会了。”

  缺氧、沙尘暴频袭、饮食不习惯,要适应当地环境并不易。嘴唇干裂、嗓子肿疼、鼻子发干,创作组到且末的第二天,就赶上了沙尘暴,门窗严密,但桌子上还是一层沙。支教者告诉张晓阳,他们刚到且末那天,且末县的师生、群众特意打扫了街道,还洒了水。这群河北青年被当地百姓的真挚与淳朴感动。此后多年,他们奋斗在基层教育一线,成为且末人的老师、同事、朋友,他们在贫瘠的荒漠扎根,结婚生子,成为了“且末人”。

  创作者与支教者面对面

  采风行程紧张,张晓阳和他的助手翟羿、李璐璐与十几名支教者充分交流。支教者执著的坚守、平和的心态、彼此的扶持,对父母的愧疚,逐一展现在创作组面前。

  很多人当年没和父母商量,就签了就业协议。有家长支持,也有家长反对。隔着5000多公里,回家太难,张晓阳说:“顾了大家舍了小家,他们都有忠孝不能两全的遗憾。”

  采风过程中,张晓阳还了解到支教者的一个遗憾:所有支教者结婚时都没办婚礼。支教者荀轶娜与朱英豪结婚时曾想办婚礼,但此前师兄师姐都没办仪式,他们也就简单办了。

  支教者苏普告诉张晓阳,他们的家乡大多是贫困山村,从小吃惯了苦,对艰苦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所以到且末后也不觉得苦,从未想过当逃兵,一心一意只想教书育人。

  离家乡、亲人远了,这些支教者彼此扶持,俨然成为一家人。“从同学到同事到手足,他们的深厚感情令人羡慕。”编剧翟羿说,他们互相帮着接孩子,辅导孩子功课,谁有困难其他人全力相助,今天在这家吃饭,明天去那家聊天,“他们离家人远了,却有了一个更大的家庭。”现在,这些支教者都已结婚生子,他们的孩子聚在一起,嬉笑打闹,就像兄弟姐妹。

  给少数民族学生配眼镜、自学心理学知识以纾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去车站送别考上大学的学生……支教者们对学生的爱护,也触动着张晓阳的创作灵感。

  剧本将于5月下旬完成自2014年初保定学院支教群体事迹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后,张晓阳和他的创作团队已开始前期案头工作,并在保定进行前期走访,与支教者的校领导、老师、同学进行了充分交流,随后又赴新疆且末采访,剧本正在研讨创作中,预计5月下旬完成,其后将邀请专家进行充分研讨、修改,6月底进入排练阶段。张晓阳说:“希望这部展现保定好人群体正能量的话剧,能尽快与观众见面。”

关键词:保定学院,青春,支教群体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培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