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回应冷调查”急需开放式问责
山体滑坡、矿难瞒报、塑化剂、速生鸡……对于一起起牵动老百姓“神经”的热点事件,一些地方“表态多,后续跟进少;道歉多,问责整改少;调查多,真相公布少”的现象依然存在,公众关切的后续调查成为“半拉子工程”,事件调查结果难觅踪影。(21日《中国青年报》) 事实上,关于“热回应、冷调查”,媒体早已关注到,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断头新闻”。这些因为舆论热点转移而最后不了了之的事件,既无法“给人民一个负责任的回答”,也在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示范。所以,我们不得不追问“热回应、冷调查”为何成为年末的伤心盘点? 一些地方部门对信息传播规律越来越熟悉,是重要的因素。由于网络年代传播的便捷性,各类新闻的“呈现量”在井喷式地增加,这也造成了社会受众对热点新闻关注的短暂性。熟悉此种传播规律的地方官员,先是热烈回应公众诉求,进而利用“拖字诀”,在公众的必然关注懈怠中让事件不了了之。不过,更重要的缘由,显然还在于单一体制内问责的惯性乏力。 不能说行政框架里的问责是不存在的,它们都被写在白纸黑字里,无论是山体滑坡与矿难瞒报的重大公共安全事故,还是塑化剂、速生鸡等社会食品安全事件,该如何被调查与问责,在相关的党政管理条例中都有章可循。但此种调查与问责路径,都是封闭式的,存在着太多可以上下其手的空间,也与现实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纠葛,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相关调查或不能进入问责程序,或仅以道歉来替代问责,或一般性调查草草了事,进而衍生出“热回应、冷处理”的结局。 显而易见,惟有开放式调查与问责方能根治“热回应、冷处理”。换言之,只有更多地增加外界的监督与约束力量,让更多社会第三方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调查与问责中来,最终的调查结果才能客观公正,最终的问责力度也才不会流于自查自纠。这种“第三方的力量”可以是媒体、人大代表、当事人的家属,甚至也可以是关注事态发展的网友代表。第三方的参与,事实上保证的是相关信息的公开与流动可能,这样,对公共事件的调查与问责,才能回到正常渠道中来。 当然,多数人不愿革自己的命,官员也不会主动为自身增加外在的约束力量,这就要求行政问责制度必须作出改变。一方面通过法定方式,建立起社会第三方参与调查与问责社会公共事件的合理性与相应方式安排;另一方面,让司法力量也介入到相关社会热点事件的后续侦查、调查与追究法律责任中来。有司法之手、有外界关注,“热回应、冷处理”就难以成为冰冷的现实。 |
关键词:热回应,冷调查,开放式问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