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灰色童谣”隐喻社会现实

http://www.hebei.com.cn 2013-02-25 11:0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人之初,性本善,不做作业是好汉。老师问你怎么办,拿着刀,背着干。打不过怎么办?打不过找奥特曼。”这些经过改编,被孩子们用来调侃、抒发某种情绪的诗词、儿歌,被称为“灰色童谣”。近日,一则关于“灰色童谣”的微博在网络上迅速爆红(24日《武汉晨报》)。

  “灰色童谣”之所以受到学生欢迎,自有其道理。一是朗朗上口、容易记忆;二是时髦搞笑、制造欢乐;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们的生活现状。

  诚然,校园是个纯洁的象牙塔,但其并非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孩子们的言行,不少来自于对社会现象的模拟,“灰色童谣”又何尝不是社会现象在校园中的投影?随着科技日益发达,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多样,与社会的接触愈加频繁。当娱乐文化不断消解、冲击着传统文化,当大量恶搞“段子”被人们津津乐道、四处转发,我们凭什么还认为孩子们就得心灵澄澈、一尘不染?

  正如并非唱几首“红色歌曲”就能培养出高尚的品德,几首“灰色童谣”未必就能令孩子们“毁三观”。既然我们无法让孩子们与“灰色童谣”绝缘,倒不如加强对孩子们的正确引导,教会他们去除“灰色童谣”中的恶俗,保留住其中的欢乐元素。-段思平

 

关键词:灰色童谣,社会现实,爆红,网络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青年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