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元捐助瘦身为40元的黑手何在?
深圳一个家庭自1993年始,资助1名井冈山贫困小学生,直到他初三毕业。后来孩子到广东打工,见面聊天时,孩子说“谢谢阿姨每学期提供的40元生活费”,捐助人顿感惊讶,寄给孩子的至少是10倍!而且写给孩子的信也从未被收到。( 3月12日《深圳晚报》) 人生常常急转弯,每个人的命运都会在不经意间被改变。对于陈小喜来说,如果当年能够获得如数的400元捐助,他可能就不是今天的模样。但命运往往如此捉弄人,他当年收到的却是40元,面对着“瘦身”的捐助,校长的反应是质疑在炒作。那么,到底是谁在炒作呢?对于小喜来说,没有炒作的必要,对于捐助者来说,每个学期400元也不是一个大数目。可见,轻易扣上“炒作”帽子的校长到底居心何在呢?按照证据的原则,如果要说人家炒作,需要拿出证据来,不能信口雌黄。 这是一件很荒诞的事情,捐助一个贫困生,采用“一对一”的形式,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爱心的凝聚,也是一种社会正能量的释放。假设这样的捐助顺利到达被捐助者的手中,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社会传递下去,将是一股不小的善举。但现实往往是残酷不堪,对于小喜这样的急需要捐助的人,到底是谁截留了这些款项呢?到底是谁将罪恶的黑手伸向了他们呢?这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因为不将这样的“黑手”斩断将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慈善捐助的信心,不再是将释放正能量,而是一种副作用。对于整个社会是一种极大的打击,这样的话,将会越来越多的人不会加入到献爱心的行列中去。 捐助者采用的是邮政汇款的方式,需要收款人的身份证才能领取。那么,捐助者的汇款是捐助给陈小喜,还是学校,还是团委。在这里应该清楚。如果是邮寄给学生的话,在没有身份证的情况下降没法领取,也没有办法截留其中的款项。可见,汇款的收款人需要是真正的“一对一”,不能给学校留下伸手的余地。而校长口口声声的“炒作”说已经在彰显着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架势。事实总是不容置辩,陈小喜的命运也已经尘埃落定,而命运的分野也跟着400元的捐助息息相关。能够将这样的“瘦身”捐助查清楚,关系到今后的捐助者的信心。 如果学校是在截留学费等费用之后才将剩余的40元发给学生,这本身暴露出其昧心之外,更显示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平衡,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不足。矛盾重重的义务教育,复杂多变的教育捐助,都让这从400元到40元的“瘦身”捐助让整个社会唏嘘和无奈,因为这是关于到命运的捐助,谁也没有权力把握和改变别人的命运,否则,他将是时代的罪人。 |
关键词:贫困生,生活费,捐助,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