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社会才能真正避免底层沦陷
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答记者问。李克强说,如果说政府也是民生政府的话,就要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来编织一张覆盖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努力逐步把短板补上。还要坚守网底不破,通过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制度,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李克强强调,这些人如果陷入生存的窘境,很容易冲击社会的道德和心理底线。 在各大媒体对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的实录与报道中,这一段话并不是被特别关注。但很显然,李克强重提的是一个最基本的民生常识:如果说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那么特困人群就是社会的安全阀,他们的生存境遇必须被公共治理的目光所深度眷顾。事实上,这也不仅仅是某种常识重提,而是迫在眉睫的治理指向。 进一步讲,从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计,加大关注低收入人群和贫困群体的命运,让所有人能够同享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必须被置于更广阔的视角上来。那些有着温情梦想但艰难生活的特困群体,他们的命运同样深刻关系着中国的未来,绝不能被忽视、遗忘甚至引以为耻。现在的问题只在于:对于底层沦陷的情绪,究竟该通过哪些社会性路径去疏通?在当前的利益格局下,如果不能让特困人群因为外在的赋予增加博弈的力量,那么,其活力仍然会受到挤压。 社会负能量的情绪不能再持续,正如李克强所指出的,让保障为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兜底,这是消弭底层沦陷的“基座工程”。高速的国家经济增长下,为什么还有一些阶层频频感到不平衡?原因无他,首先在于不仅所谓的巨大财富差距存在固化,而且基本的民生权利获得也正呈现出马太效应,从民生权利的分配机制中,一些特困者并不能获得更多抵御生存风险的能力。客观说来,当前我国医疗、养老保险等各种民生改革都在进行中,覆盖面也越来越广。所以,为了让更多的特困群体切实获得本属于他们的民生权利,下一步相关民生制度的改革,必须做到更精细化,在执行上更要具有“惠贫性”的特征。 贫穷当然并不止于物质与权利层面,特困者的境遇之所以令当事者乃至观察者情绪难平,一部分缘由或许在于此种贫困的难以改变,它是持续性的,是结构性的,特困者还生活于相对封闭的贫困代际传递中,个体难以向上流动,也很难改变自身的命运。要避免底层沦陷,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开放社会的创造。具体说来,就是以公平的教育保证每个人获得尽量均等的向上机会;在持续的经济增长下,继续打造更多个人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通过限制权力和对法律精神的切实兑现,保证整个社会的公平氛围。如此,就算个体出生于无法选择的“特困”命运,他也能自由向上流动。 一群人比另一群人更富裕,社会空间中存在着贫富概念的分化,本质上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真正必须要警惕的,不过是那些人为或刻意忽略造成的特困与绝望感。一个健康的社会必须要远离“绝对的贫困者”,开放社会的创造步子必须更快,这是李克强总理正在提请关注与忧心的痛点,现在,它只待具体的切肤感知与深刻改变。(特约评论员王聃) |
关键词:李克强,底层沦陷,开放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