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年轻人让座”中的双向尊重
3月15日,郑州20多位老人走上街头,发出“给年轻人让座”的倡议。理由是,年轻人上班辛苦,压力大;而老人反正退休了,不必在高峰期凑热闹,而且站累了回家一歇就恢复了。(燕赵都市报3月17日7版) 让座话题,总是聚讼纷纭,成公众谈资:从“孕妇让座”到“老人发‘让座红包’”,从“腿残小伙未让座遭掌掴”到“老人为抢座大打出手”……集结在让座主题上的纠葛,俨然是世态镜像的投射;在舆论场中,它也动辄激起口水战。 在此情境中,老人倡议“为年轻人让座”,无疑充溢着温情。在座位资源相对稀缺,面临“僧多粥少”式分配的语境下,这些老人通情达理,倡导换位思考、节制礼让,委实值得赞许。它凝聚着善意,温暖人心。 20多名老人走上街头,举牌倡议“给年轻人让座”,在时间选择上,不无讲究:在前几天,媒体还曝,在郑州,女孩因没未给老汉让座,遭其揪头发暴打。这种弱者互伤,不仅加深社会戾气,也造成信任内耗。而老人们的温情倡议,正是对此的理性呼应:让座,需要双向的道德汇流,要多些体谅。 虑及年轻人辛苦疲乏,所以呼吁给其让座,讲求的是人际的相互包容,凸显出宽厚的长者情怀。事实上,礼让谦逊的涵养,也正是公共生活中的必需品。有了包涵与理解,才能减缓“个人本位”张力下的摩擦。 毫无疑问,在公交、地铁等场合,倡导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是文明社会的常识。其初衷,是践行“尊老爱幼”“关怀弱者”等原则,营造有热度的公共生活。遗憾的是,权责含糊、道德失落,使得某些人误读了让座问题上的权责分界:或是觉得座位就该“先到先得”,或是认为给老者让座是强制性义务,不让座,可诉诸暴力胁迫。 事实上,这背离了理性认知:让座是道德,不让座却是种自由,未必就等于公德沦丧。让座的道德诉求,未必就高过不让座的现实需要:比如有小伙疲惫不堪,只想坐着休憩一阵,没给老人让座,我们没理由挥起道德皮鞭,或居高审判,更不该施以拳脚。“老弱病残孕”应得到关照,但将年轻人跟“强者”挂钩,不由分说地赋予让座责任,未必就合乎情理。 座位是公共资源,它应优先满足最需要者,而非简单地以“尊卑长幼”为标准。更何况,有些老弱病残行为独立,不愿接受同情性的让座。老人倡议“给年轻人让座”,究其意图,不在于按年龄划定座位归属,而是申明“恪守本分”的规则:对座位的需求次序,不可以按年龄长幼划分;对未让座的年轻人,也不应施加暴力。让座始于规则恪守,也要靠道德自觉。 “给年轻人让座”,体现出对等尊重。某种程度上,它也是对公共生活逻辑的梳理:需求总是多面的,谁也不应垄断道德话语;不让座的权利与让座的善意,都应被呵护,而打通二者隔阂的,是规则的明晰与双向的理解。(佘宗明) |
关键词:让座,年轻人,高峰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