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武太峰建“家庭报馆” 剪报20年剪出快乐人生
4月5日,是桥西供电局家属院89岁老人武太峰与老伴的钻石婚纪念日。吃罢早餐,他收到了牛城晚报,接着10余份报纸陆续送达。像往常一样,他一份份仔细阅读,然后用红、蓝、黑色的铅笔标上符号,15时,武太峰便拿起小刀子、小剪子,开始剪贴报纸。 在他的“家庭报馆”里摆放着10余份报纸和一摞摞的剪报本,他的老伴郝淑秀告诉记者:“俺家老武迷上了剪报,一剪剪了20年,这满满一屋子的剪报足有900多册。” 剪出20年的快乐人生 14岁便参加抗日的红小鬼,如今虽已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身板硬朗。年已89岁的武大爷笑着说:“俺这20多年的生活过得快活、滋润、新潮,多亏了这些报纸让俺长见识、开眼界。” 只上过两年小学的他,尽管参加革命后补习过文化,但仍觉得肚子里的墨水太少。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他退休了,心里总觉得空荡荡的。单位给他订了几份报纸,他边学文化边读报,没曾想越来越上瘾,于是,又自掏腰包,订了党报类、晚报类、健康类等报刊共计13种。每天从报纸上不仅看到国内外新闻,还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他觉得:“报纸是个宝,生活离不了。” 在读报中他感到,10多张报纸知识丰富,涉及面广,如果将其归类,形成系列,既方便阅读又容易掌握各类知识。于是,他便开始留心剪报,分成天下大事、古今奇闻、历史人物、邢台文化、牛城故事、健康饮食、名山名水等30大类。每结成一集,他便仔细阅读品味,不仅让他的知识得到了更新,还有一种成就感。 从书中他懂得了更深的做人的道理,不少的英模人物让他感动。同时,他把感动付诸行动,在小区打扫卫生坚持了10多年,免费为别人看自行车,免费借阅自己的杂志剪报资料等等。从书中,他得到了许多延年益寿的健康知识,每天针对家人的健康状况,制定绿色食谱,并坚持锻炼,打了10多年的门球。从书中,他获得了祖国名山大川的相关资料,10多年来游遍了祖国100多个景点,并与老伴一起游览了港澳台。“2011年俺与老伴去台湾旅游,还徒步登上了阿里山。”武太峰自豪地说。 大伙儿喜爱的“家庭报馆” 武太峰的家庭报馆不仅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常来常往,就连不曾相识的一些读者前来阅读,他也笑脸相迎。20年来,武大爷搬了3次家,无论搬到哪儿,都要带上这个“报馆”。“报馆”里少不了前来观看和借阅的读者。 在他的“报馆”里记者看到,桌上、书架上,摆着整齐的报纸和剪贴的版本,内容丰富,名目繁多,美不胜收。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邢台古今故事、邢台名人街道、邢州八景、邢台名胜、郭守敬故事共计100余册。还有百岁老人、长寿与健康、离退休政策大全、教子有方等剪报集也格外受读者喜爱。 如今,武太峰家已四世同堂,在他的影响下,子孙们都热爱学习,23个后代中有7个大学生和1个研究生。子女们称,“家庭报馆”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不少帮助。 20年来,前来观看借阅的有退休老人、进城的农民工、学生、机关干部。无论谁来,他都非常热情。小小的“报馆”成了传播知识、广交朋友的场所。家住羊市街的李瑞敏是武太峰“家庭报馆”的常客。5年来在这儿借阅了曹操传奇、领袖风采、世界名人等20多本剪报专辑。他逢人便夸:“老武的剪报馆,是咱百姓的精神文化加油站。” 以报结缘,以报交友,前来看报的不少老人和武太峰成了朋友。每天19时许,武太峰一楼小院里的灯就亮了,街坊四邻便搬着小板凳来这儿与他攀谈,他第一个话题是“一天新闻讲述”,第二个话题便是“天下大事纵横谈”,从钓鱼岛之争讲到朝韩半岛争端,听得大伙儿很入迷。
|
关键词:剪报,家庭报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