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微信收费之争背后的真问题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09 10:5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缘起“微信收费”这块石头

  “微信收费”是近日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话题,随着工信部部长苗圩此前的“微信有收费可能”的表态,一边是国有运营商的“放风”收费,一边则是用户的海量力挺微信免费。一场涉及3亿多用户的争议持续发酵。

  2日,有媒体称,从接近工信部决策层的知情人士处获悉,“微信收费是肯定的,但具体如何收费还在斟酌研究中。”此后,网上便出现微信三种收费的传言,近日,腾讯声明称该说法均为捏造。

  尽管此前《人民邮电报》在3月22日的文章中指出,关于微信收费,并不是中国移动和腾讯之间的争论,而是OTT服务商和电信运营商之间的角力。但用户依然担心最后会“羊毛出在羊身上”。

  面对“该不该收费”的问题,各个利益方都回避直接回答,“微信收费”争议背后到底掩盖了什么?无论是工信部、运营商、服务商还是用户,或许都有自己的理由,也正是如此,微信收费的话题如一块投入湖中的石头,激起千层波浪。

  话题缘何而来微信“终结者”的威胁

  微信收费的话题从何而来呢?《京华时报》在昨日的社论里指出,有关方面急于对微信收费,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多收三五斗”,而是因为微信已经严重动摇了传统电信的根基。

  网传的三种方式,均为直接针对用户收费。如今腾讯声明传言不实,那么一旦收费的话,很可能采取的方式是对微信运营方收费,而对用户暂时免费。

  就算这样,最终也难以避免腾讯通过其他途径把成本分摊给用户。既然这已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有关方面就不能关起门来单方面决策。

  对于短信、彩信、语音等传统电信项目,微信就像是个终结者,正在逐步吞噬其利益版图。在此背景下,酝酿对微信收费,其实是几大运营商对创新沟通方式的合力狙击。

  这也说明,没有正常的市场竞争,就叫不醒那个装睡的垄断者。

  收费可能阻止多方共赢

  7日的新华视点引用经济学家马光远的话指出,“微信收费之争是利益之争,微信受热捧直接损害了三大运营商的商业利益。”所谓“微信占用资源导致网络通信瘫痪”只是运营商的“借口”。

  虽然,三大电信运营商很早就开始布局一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飞信、联通沃聊、电信翼聊等,但这些业务在微信冲击之下溃不成军。关键是三大运营商依靠垄断地位挣钱成为习惯,“捆绑”住了创新的“手脚”,有用户就说:“如果飞信比微信更便捷,更快速,谁还用微信呀。”

  “垄断不能成为技术创新的障碍。”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一些嘉宾对“微信收费”引发的技术创新缺乏必要的呵护表示了担忧,认为“微信收费”可能阻止多方共赢。

  争论核心是什么不是运营成本是技术创新

  在意识到微信等OTT业务(OTT是“Over The Top”的缩写,这个词源于体育运动,是“过顶传球”之意,即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可能“革掉自己的命”后,几大运营商终于醒悟过来,集体起来要“讨个说法”。而他们最先想到的办法,很可能就是收费。

  尽管此前《人民邮电报》分析了收费合理的各种理由,而三亿微信用户也确实增加了网络服务的负荷。但用户并非免费使用服务,而是支付了不低的流量费,若再对微信等应用收费,属重复收费。

  对此《人民邮电报》也在昨日的评论中指出,做好事不拿钱,当然值得表扬啦,但不拿钱会坏了规矩。有关方面认为,通过微信收费的讨论,就是立下规矩。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说,运营商应对微信等OTT服务竞争的方法有三种:下调资费,使OTT的使用显得麻烦而多余,让用户自动放弃;与OTT企业合作,创新管理模式;自己开发更好用的OTT。只是,这些都太麻烦了,且需巨大投入,哪有直接收“过路费”来得容易。

  如此看来,真正的争论核心,是企业如何不断创新,拿出真正好用又替消费者省钱的新产品。而要治运营商不思创新只想收费的懒惰和霸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朝垄断动动刀。

  误读还是被误导公众会错意的深意

  既然微信收费问题是运营商、服务商之间的争议,那么,为什么用户对此却急急火火,站到了腾讯的立场上?对此,《北京青年报》昨天见报的文章指出,微信用户其实是冲着一个并不存在的威胁表达愤怒。他们作为移动运营商产品和服务的经年消费者,有着掉进“坑”里而无力抗争的经历,他们的不满情绪来自辛酸体验,闻收费而觉危险临近是正常的应激反应。网民们联系起了运营商们的国企身份和腾讯的民营标签,指责这是吃惯了垄断饭的国企们对民营企业的欺压。

  事实上,很多人理解的“对微信用户收费”是不准确的。运营商们所言的“微信收费”是针对腾讯的,而腾讯已表态:用户已经交过流量费,不会再有额外收费。虽然“羊毛出在羊身上”,但腾讯是不会为一笔不大的费用而得罪用户的。换个角度想一下,明明是运营商和服务商之间的收费纠纷,网民为什么轻易站在了腾讯一边?移动、联通等巨头也委实该检讨一下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民望了。

  如果微信收费指的是运营商向腾讯公司收费,将它理解成向用户收费便是误读。事实上,从开始宣扬计划、拟向用户收费,到辩解称“用户不会承担过多费用”,众多“杂音”的背后,到底是相关方面的刻意误导,还是消费者的误解呢?

  争论背后是什么一个跑偏的问题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话题的讨论方向,有些跑偏了。我们真正应关注的应是两个问题:其一,电信运营商与微信类OTT服务商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界定;其二,在新形势下如何思考我们现有的电信监管体系。

  一开始,电信运营商和OTT服务提供商其实有一段“蜜月期”。当时,在电信的数据网络上面跑的车还不多,为聚拢人气,各国的运营商都鼓励服务商来提供各种数据服务。后来,特别是微信在中国横空出世以后,中国的几大电信运营商发现,这项服务的发展如此迅速,以至于快要反噬掉“母体”了。于是,“蜜月期”结束,微信收费提上日程。

  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是针对微信这个产品收费,还是按服务流量的占用情况,针对所有OTT服务收费?这个行业是不是应该有统一的对待标准?

  我们也应关注,在OTT服务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电信业的利益分配格局和监管思路,都有重新设计的必要。

  所以,我们要重申的是,单纯地讨论对微信收费,其实是走偏了的伪命题。真正应关注的是,如何理顺OTT服务提供商和电信运营商两个行业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并在此基础上以用户隐私保护和防止泄密为出发点,重新设计监管体系问题。

  -综合新华社、《京华时报》、 《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人民邮电报》

  

 

关键词:微信收费,国有运营商,微信免费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青年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