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

内丘邢窑遗址: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10 06:49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4月9日,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我省内丘邢窑遗址榜上有名。据了解,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是从2012年近600余项考古发掘中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呈现出时间跨度大、类型丰富、学术意义深远的特点,分别为: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川金川刘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河北内丘邢窑遗址、内蒙古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

  邢窑遗址当选十大发现

  邢窑是我国古代的制瓷窑场,其烧制的白瓷举世著名,与浙江越州窑的青瓷并称“南青北白”。邢窑遗址主要位于邢台市的内丘、临城、邢台县、邢台市区,北界已进入石家庄的高邑县境内。

  到目前为止,考古人员共在内丘、临城、邢台、高邑四县广大范围内发现北朝至元代各时期的邢窑窑场遗址近30处。20多年来进行过3次不同规模的考古发掘,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邢窑的研究也随着考古发现的逐渐增多走向广泛和深入,其产品的多样化、白瓷的朴素典雅、透影白瓷的精细美观以及“盈”、“官”等款瓷器的批量生产都成为邢窑瓷器的鲜明特色。

  邢窑创烧于北朝,至隋代已经成功烧制出真正的白瓷,唐朝时邢窑发展到全盛时期,邢窑烧造的白瓷饮誉大江南北,与浙江越州窑的青瓷并称于世,成为北方白瓷工艺的代表作。

  内丘邢窑遗址由河北省文研所联合市、县文物部门组成考古队,在内丘县城西关村南部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共出土5种遗迹,其中窑炉11座,灰坑140多座,灰沟6条,水井30多眼,墓葬22座。

  出土瓷器和窑具残片超20万件(片),完整和可复原器物超过2000件,器形有碗、钵、盘、杯、罐、瓶、盆、壶、炉、俑、瓷塑、模子等以及各式匣钵、窑柱、支钉等窑具,另外还出土了形式多样的陶器如陶盆、陶罐、陶瓮、陶缸、陶瓦当及瓦当模子等。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邢窑窑炉群考古队队长王会民表示,内丘邢窑遗址能够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主要在于其有重要发现,主要表现为窑炉组合形式完整,北朝灰坑、遗迹丰富,发现了隋三彩。“高”、“上”、“大”三种新刻款器物残片的发现,丰富了邢窑字款的内容,为邢窑字款研究打开了新的空间。隋三彩的首次发现,证明邢窑至少在隋代就成功烧制出三彩器物,其唐三彩是隋三彩的继承和发展。

  邢窑窑炉组合形式罕见

  在邢窑遗址发掘中,11座窑炉是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为研究邢窑早期窑炉和产品提供了非常难得的资料,对于了解不同时期邢窑窑炉的年代、布局、产品、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有3组窑炉的发现十分重要,一组为隋代窑炉,位于发掘区中部偏北,“品”字形布局,共用一窑前工作坑,东部有上下的台阶。一组为北朝至隋代窑炉,除其中一座窑炉外共用一个窑前工作坑,四座窑围绕在东西长、南北稍狭的工作坑周边,窑多坑深,窑体积大小不一。另一组位于发掘区东部偏北,两座窑炉南北相对,分别有独立的窑前工作坑,深浅不一,有台阶连成一体,窑前工作坑内遗物年代可到北朝时期。

  3组窑炉年代早,是邢窑已发现窑炉中最早的部分,为研究邢窑早期窑炉和产品提供了非常难得的资料。窑炉整体的完整度高,虽大部分被隋、唐时期的灰沟、灰坑等遗迹破坏了窑炉的一部分,但每座窑都存在完整的窑门、火膛、窑床和部分窑顶,窑壁、烟囱等,整体上保存较为完好,也十分难得。

  “这种多窑共用一个窑前工作坑的布局模式为首次发现,也是目前国内考古中非常罕见的资料。”王会民说。

  从一部分灰坑出土较多的北朝遗物看,一些窑炉的烧制年代上限当在北朝时期,灰坑中以北朝至隋初的最为重要,约有20多个。坑内遗物较为丰富,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邢窑遗存,也是一些窑炉可上推北朝的重要证据。王会民说,现在已发掘的内丘邢窑遗址主要面临的就是技术保护和资金问题,需要制定一个长期保护规划。“目前,还没有专业的先进技术保护邢窑遗址点,而怎样保护好现有的邢窑遗址点就成了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邢窑,遗址,考古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邢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