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科教文卫

从河北赤城到四川昭觉 恐龙化石研究再获重大发现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15 09:34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恐龙会不会游泳?这是古生物学界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4月9日,中外古生物学者宣布,他们在四川省西南部、大凉山腹心地带的昭觉县,发现了我国首例确凿的肉食恐龙游泳足迹化石。这一发现被广为关注的同时,我们了解到,类似足迹曾于2011年10月被宣布在我省赤城县凤凰山一带发现。那么,赤城化石透露出神秘恐龙哪些信息,又为何鲜为人知呢?笔者采访有关专家,追踪恐龙游泳足迹之谜。

  发现的赤城化石有上百个,但未形成连续游泳足迹

  肉食恐龙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恐水性”的。“但在2011年10月29日,中国与美国古生物学者宣布,在河北省赤城县土城子组地层发现了有趣的兽脚类恐龙游泳化石证据。”率领团队经历了赤城、昭觉两次恐龙化石发现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年古生物学者邢立达表示,这是中国首次发现该类足迹。

  事实上,赤城县凤凰山一带的百姓祖祖辈辈相传下来说:“这里风水好,是凤凰落脚的地方”,“在东边的山坡上亲眼看见了凤凰的脚印”。2001年2月,赤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孙登海经过实地寻访,终于在落凤坡上发现了恐龙足迹化石,从而引起国内古生物学界的关注。

  2009年,邢立达与其他中美学者组成的团队考察了凤凰山一带恐龙足迹化石点,“有上百个之多,几乎分布于整个山坡。”邢立达记得,其中一处极为珍贵的恐爪龙类足迹被命名为中国猛龙足迹。

  他介绍,从当时发现的足迹化石看,这些恐龙足迹的主人大约可分为3大类:大型、小型的兽脚类和游泳足迹。“遗憾的是,发现游泳足迹化石标本很少,只有两三个。”邢立达说,“它们都是只有趾痕而没有脚后跟迹的足迹,也没有形成连续的足迹。”“四川昭觉的发现不同于赤城。”邢立达说,这些足迹包括翼龙、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覆盾甲龙类等,脚印的主人生活在距今1亿年的白垩纪时期。每个足迹都由三道长长的、平行的爪痕组成,沿着岩壁一路往上。“这么多种类的恐龙脚印在同一岩层上出现,全国罕见。它非常确切地表明了肉食恐龙会游泳,是中国首次发现这种足迹。”

  据介绍,这类足迹目前在全球仅发现数例,亚洲之前尚无记录。邢立达表示,而从昭觉发现的足迹判断,应该是通过后肢的交替运动,双腿像桨一样提供推力,这有些类似于现生的靠双足行走的动物。很可能和小狗会游泳一样,这也是肉食恐龙与生俱来的本领。“从足迹来推断,造迹者的臀部高度大约是0.9米,基于肉食恐龙的游泳方式,这也是水的大致深度。”

  窄足龙在亚洲的首次记录,带来赤城地区生物群新论断

  “我们将这批在赤城发现的恐龙足迹主要归入窄足龙足迹。”邢立达介绍,“窄足龙足迹最初发现于北美,此次是在亚洲的首次记录。”

  这些恐龙脚丫儿“踏”出来的标本,有着恐龙骨骼化石无法替代的作用。邢立达说:“化石保存了恐龙生前身后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足迹保存的却是恐龙在日常生活中的精彩一瞬。”他解释,依据足迹可展现这样一幅画面:距今1.3亿至1.4亿年的侏罗-白垩纪之交,凤凰山一带为古湖泊,湖畔植被茂盛,松柏类的坚叶杉郁郁葱葱,水边生长着大片酷似萍蓬草的植物,湖泊中生活着大群硬骨鱼类。大群恐龙在湖畔繁衍生息,其中不乏善泳者偶尔下水寻找小鱼、打打牙祭者。

  “窄足龙足迹最大特征便是雪茄状的粗壮脚趾。”邢立达说,这些足迹的造迹者下水后,在湖底留下爪子的刮痕,随着湖泊深度的增加,它们脚部所能接触到的水底越来越少,足迹逐渐变弱,三个趾头也不能完整留存,“而当初这些不起眼的痕迹却成为恐龙戏水的铁证。”

  邢立达解释,足迹基本为三趾型,两足行走,趾端有明显的爪迹。一般来说,其第III趾最大,第II趾及第IV趾较小,第I趾更小或者消失。而且,不少足迹上还会有一些隆起的块状结节,这是肥嘟嘟的趾垫了。

  虽然赤城窄足龙足迹中,小型兽脚类足迹占了绝大多数,大约仅长2米,但还是发现了最大可达5米的足迹,就像一辆小轿车那么长。“5米长的大型兽脚类恐龙的出现令我们感到很兴奋!”邢立达说:“因为在随后沉积的,距今1.2亿年义县组地层中则是著名的热河生物群,该生物群绝大多数兽脚类恐龙的体型很小,落凤坡的发现表明此地在热河生物群出现前的2000万年前就出现了繁盛的、多种类的兽脚类恐龙。”

关键词:恐龙,河北赤城,重大发现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赵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