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社会法制

姚效琴捡塑料瓶:一次次弯腰 圆山区孩子求学梦

http://www.hebei.com.cn 2013-05-15 10:20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十余年间,姚效琴靠微薄的退休金和捡塑料瓶捐助数万元

  姚效琴,是裕华区东苑街道办事处裕东一社区的一名退休党员,只要在媒体上看到有求助或献爱心的信息,她总会从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中,拿出部分资金捐助给他人,还通过捡塑料瓶筹集爱心款。近十年间,她捐款金额已达数万元。去年,她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一个爱心组织——“爱心公社”,专门帮助身患大病贫困家庭,并不定期到贫困地区捐款捐物。

  自幼贫寒

  深知“雪中送炭”的珍贵

  这几天,姚效琴忙得不可开交,她正联系“爱心公社”的其他成员,商量着如何去帮助行唐县西科头村的那十户贫困家庭。

  “这个村子是我们‘爱心公社’在帮助一家患大病的家庭中了解到的。每次有捐助信息,我们都会派代表先行到村子考察,再确定这些困难户是否符合我们帮助条件,这样,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所需的物资。”

  14日,在姚效琴二室一厅的家中,记者看到,这十户贫困家庭的信息都详细地记录在了本子上,并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哪户家庭更困难,哪户需要什么物资。

  记者从裕东一社区居委会了解到,姚效琴和丈夫都是纺织厂的退休工人,每月退休金并不多。前些年,他们还先后赡养了三位病重卧床的老人,现在还有年迈的老母亲需要照顾。

  既然她家庭并不富裕,为何还要坚持献爱心?姚效琴眼圈湿润了,她说,她自幼家境并不好,深刻地体会到没钱度日时的艰辛。因此,一听说谁家困难或媒体上发布的求助信息,就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她深知雪中送炭更能给人力量和温暖。

  小袋子里

  装满了卖塑料瓶的钱

  自从退休后,热心肠的姚效琴一直热心公益事业。

  有一次,她从电视上看到中国西南地区发生旱灾,农民颗粒无收时,她主动找到居委会捐出200元,这是她退休后第一次主动捐款。此后,只要在媒体上看到求助信息,她就悄悄地去捐款,100元、200元、500元……

  姚效琴的捐助款来源,除了个人的退休金外,还有一部分是捡空塑料瓶卖的废品钱。每次出门遛弯,姚效琴都会随身携带几个环保袋,只要看到路边有空塑料瓶,都会捡起来,积攒起来。捡塑料瓶时,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她内心坦然。

  2007年7月,她将第一笔卖塑料瓶的善款53.4元,连同个人的50元,通过媒体,一起捐给了赞皇县倒马村小学的孩子们。

  每次卖积攒的塑料瓶的钱,姚效琴都放到一个小袋子里,1毛,5毛,1元,5元……记者看到,她的小袋子被这些零钱塞得满满的,“如果再有捐款的事儿,我就把这些钱捐出去。”

  成立爱心公社

  帮扶大病患者家庭

  从2005年至2011年,姚效琴多次参与媒体组织的大型帮扶活动,在赞皇、平山等地都留有她的足迹,捐款、捐物的数额已经不计其数。每次活动,她都会写下日子做留念。

  2008年,她在媒体上看到了赞皇倒马希望小学校长的心愿就是在校内打一眼水井,让孩子不用到村外打水的消息后,她牵线搭桥与爱心人士一起筹款,不出一个月,倒马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就喝上了纯净的爱心水。

  2012年,她被评为裕华区“百颗星”,有人评价说“衣食无忧的你,为什么捡起了饮料瓶,原来你心系山区的孩子们,你用一次次的弯腰,圆了他们的求学梦!”

  同年6月,她与张智等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组建了一个爱心组织,起名为“爱心公社”,主要帮扶对象为有大病患者的贫困家庭。目前,“爱心公社”有成员三十余人,最大的七十多岁,最小的21岁,大家都有一颗无私奉献的爱心。

  她说,只要有能力,她会一直坚持下去。“志同道合聚一场,奉献爱心真舒畅,雷锋精神永牢记,乐而不疲创辉煌。”这是她的人生格言。(□文/图记者杜慧)

 

关键词:山区孩子,求学梦,塑料瓶,捡拾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