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保定>>保定

定州北扩东跨建新城 亲近高铁拉大城市骨架

http://www.hebei.com.cn 2013-06-18 09:12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一产占比较高的产业结构,活跃度较低的民营经济———位于石家庄和保定间的定州市,如何在发展上谋取突破?

  在我省就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中,定州寻找到了一个着力突破点———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以期通过搭建城市平台,实现人口、产业的聚集,激发发展活力。

  依托丰厚历史文化积淀,定州正着手通过城市格局和城市功能的调整完善,发力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与此同时构建以汽车制造、旅游产业为主的产业支撑格局。

  1

  亲近高铁拉大城市骨架

  乘坐高铁从石家庄到定州只用23分钟。而从京广高铁定州东站到达商业集中的定州市中心,即便一路绿灯,坐出租车也常常需要半个小时。对此,经常来往于石家庄和定州的省会客商王建昌深感不便:“要是定州东站离市区近一点,就好了。”

  情况将很快发生改变。“定州市主城区将主动向定州东站靠拢。”5月31日,定州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副局长赵玉峰告诉笔者,按照最新的定州市城乡总体规划,定州将实施“北扩东跨”城市发展战略,建设东部新城和北部新城。北扩东跨后的定州主城区将东至高铁线,北至唐河南岸。“京石高铁和京港澳高速全部在城市的东郊,要把定州的区位、交通优势发挥到最大,城市重心必须东移。”赵玉峰说,东部新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更好地依靠区位、高铁的功能优势,发挥城市建设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

  如今,在定州东站停靠的高铁列车已有24个车次,算上动车组列车,这个数字则已高达30个。越来越多的高铁列车停靠让定州城市规划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东部新城建设也应提升至“高铁标准”。“跟‘子弹头’列车一样,建好的东部新城,也必须给人高端、高效、舒适、便捷的感觉。”据赵玉峰介绍,定州东部新城在城市业态上,将以高科技研发中心、教育科研基地、高端商务、酒店休闲娱乐业为主,大力发展高端商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为提高文化设施档次,定州还将在东部新城规划建设一座现代化文化展览中心。

  城市新区的发展常常需要一个强大的引擎带动。坐落于定州市府路与北门街交汇处的鑫海国际城市综合体就是定州新城的北部发展引擎。据介绍,鑫海国际城市综合体由购物中心、洲际酒店、5A写字楼、国际公寓、高档居住区等功能组建而成,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保定南部投资最高、规模最大、业态最丰富、档次最高、最具吸引力的城市综合体。

  东部新城已然开始拉大定州城市发展新的“骨架”。截至目前,按照北扩东跨布局,定州总投资153.2亿元的85个城建重点项目已开始实施。其中,高速北口东引线等6条城市道路签约,新定州中学已经开工。不久的将来,在5公里长、60米宽的定州高速北口引线周边,定州东站广场、新定州中学、行政服务中心三大城市“地标”将各展风姿,成为定州新城的迎宾大道和靓丽风景线。

  2

  布局产业谋建汽车旅游两大支撑

  北扩东跨拉大了定州城市发展的框架,也宣示定州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心。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是定州发展最鲜明的主题。”这是当前定州市反复强化的一个理念,定州市委市政府希望用这一主题统一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

  围绕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和目标,定州委托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定州市城市总体规划、80万人口大城市总规修编(2011-2030)和定州新城控制性详规编制,把定州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融入首都经济圈城市发展带,并鲜明提出建设冀中新兴工业城市和以汽车制造、旅游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

  为此,定州规划了“二心一环三组团”的中心城区结构。其中,“二心”是指古城风貌中心(以文博园为主体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区)和北部行政文化服务中心;“一环”即绕定州古城的护城河水系;“三组团”指铁西唐河工业组团(以发展汽车配件、煤化工、物流、食品为主的产业基地)、老城生活组团(在现在的旧城基础上发展)、东部新城组团(指高速公路与高铁之间的城市用地范围,依托京广高铁定州东站的建设,东部新区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

  在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崭新规划中,定州拉大城市发展“骨架”的同时,通过加快完善城市功能,还在不断丰富自身发展的“血肉”。

  据了解,定州市区目前共有34.5万常住人口,但市区只有一座地下水厂,日供水量1万吨,只能满足2万余户、6万多人的集中供水需求。其余的28万人口日常用水目前还只能依靠小区自备井。而除部分新建小区外,多数市民采暖还在依靠分散的燃煤锅炉。

  尽快实现城区集中供水、供暖,成为摆在定州市城市规划部门案头的“急件”。

  为此,定州开始两条腿走路,一边扩建已有的地下水厂,同时开拓城市居民用水的新水源。“目前地下水厂正在进行升级改造,日供水量将很快从1万吨提升到5万吨,至少满足10万户家庭的用水需求。”赵玉峰告诉笔者,定州通过建设地表水厂,还将使这一数字翻一番。“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地表水厂,正在进入实质运作阶段。建成后,日供水量也将达5万吨。”

  同时,笔者从定州市发改局提供的资料中获悉,受益于投资75亿元的神华集团国华定洲发电三期工程,定州34.5万市民也将在明年年底彻底告别燃煤锅炉,全部变为集中采暖。

  3

  古今兼顾延续城市文脉

  作为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定州城市发展的每一步,都与历史文物、文化的保护密切相连。唐代的文庙、宋代的开元寺塔、清代的贡院……据文物部门统计,定州境内现有国保单位9处,省保单位13处;馆藏文物5万余件,国家一、二、三级文物1000余件,数量居全省县(市)首位。

  而定州城市“二心”的规划背后还有着一个古城的特殊考量。“定州要建好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必须把古城和新城分开,各自发展,才能‘古今兼顾、双城并美’。”赵玉峰表示,无论是发展新兴产业,还是建设城市新城,定州必须克服“现代化”的负面效应,保留和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让城市的发展富有个性和魅力。

  “把定州古城做大做强,必须保护、发展并利用好定州丰富的历史文物和传统文化。”定州市规划、住建等多个部门一致表示,在做好县域经济和做大做强县城这篇“大文章”中,古城保护开发是题中应有之义。

  为此,定州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近日专门组织召开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调研座谈会。会上,就《定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定州地方志办公室、住建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多名参会人员向规划编制单位河北省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提出了建议,要求进一步挖掘、整合定州市历史文化资源,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提升城市文化底蕴。

  “保护老城首要一点就是在功能定位上,防止旧城功能过多、避免过度开发。”定州市住建部门一位负责人认为,定州的文物资源大都分布在城区内,并多处于密集民居中,“保护难度很大,开发难度也不小”。

  为此,定州采取了“分批开发、连片保护”的策略。

  以开元寺塔、贡院、文庙、南城门、晏阳初旧居为核心的旧城区是定州历史文物最集中的片区。通过对这一区域进行集中规划,整体改造,定州规划建设总占地160公顷的河北文博园,开始打造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特色商业相结合的综合性文化园区。

  子午石、长回廊、成语典故石雕墙……站在一期工程已经竣工的文博园广场上,昔日被杂乱的民居所掩盖的开元寺塔,如今已清晰可见。据了解,下一步,定州还将继续对贡院、文庙、大道观等古迹周边的建筑进行拆迁,进一步加大古城保护力度。

  定州的历史文脉也正融入新城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中。沿中山路一路东行,以定州历史名人张寒晖、晏阳初命名的两个街边文化广场在绿树掩映中为市民营造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散落市区的街角游园,融合了定州典型的宋代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群中不经意地延续着一个古城的历史特色。

  笔者从定州市有关部门获悉,目前,定州正积极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力争做好“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相融洽”这篇城市建设大文章

关键词:定州,新城,高铁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赵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