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薪改“按绩取酬”值得期待
此次完善职务和职级并行的薪酬制度,相当于在用人机制中导入市场原则,打破大锅饭,更强调“按劳取酬”、“按绩分配”,既有利于破解基层公务员发展空间小、待遇偏低的困境,也有利于实现人才的最优化配置,值得肯定。 据媒体报道,人社部正在制定公务员薪酬体系改革方案。接近人社部的人士表示,该方案重心将在于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最主要的两个任务,一是规范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二是完善职务和职级并行的薪酬制度。后者的激励重心将更多放在级别和专业技术职称上来,使技术等级的薪酬水平能够与行政序列保持平行,从而鼓励基层公务员的多元化发展。(6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如果不异化成“涨工资”,这项改革还是有让人期待之处的。据统计,我国公务员队伍的90%是科以下干部,60%在县以下机关工作。如果加大专业人员工资水平等措施能落地施行,将为广大基层公务员开辟更多的发展空间,这对干部队伍建设也是好事。 在基层公务员成长中,晋升“天花板”是一大难题。我国现在的干部队伍是“金字塔“机构,达到一定级别后个人向上晋升的空间是很有限的。在基层,这种现象尤为明显。许多在乡镇工作的公务员,一辈子在论资排辈、轮岗依次递进中熬年头,最后只能达到乡科级。 这种“天花板”困局,直接造成两种刺激:有升职希望时拼命“抢点”,甚至不惜到处钻营、违规操作;一旦升职无望就心灰意冷得过且混日子。日前媒体曝光的永州公务员“带甲归田”事件就是一个典型:当事人黄庆玖在乡镇基层干了一二十年,工资待遇低,升职无望,索性以养老心态活在官场,又因养家压力转而去“谋钱途”。 如何打破这种困境,让基层公务员和一般干部职业发展有空间、晋升有通道,这是公务员制度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此次完善职务和职级并行的薪酬制度,相当于在用人机制中导入市场原则,打破大锅饭,更强调“按劳取酬”、“按绩分配”,既有利于破解基层公务员发展空间小、待遇偏低的困境,也有利于实现人才的最优化配置,值得肯定。 而“副处长的工资可能比处长还高”也体现了一种价值导向。当下人们的职业选择越来越多,但“以当官为尊贵,以入仕为优选”的心态仍很普遍。进入公务员序列后,许多人一方面把“当更大的官”作为奋斗目标,要是实现不了就感觉活得失败;另一方面又走上仕途就不回头,即使碌碌无为也不愿意放弃公务员身份。2010年曾有一则引人关注的新闻,当时的民政部慈善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辞职,出任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当时人们关注此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实中像王振耀一样主动辞职追求其他发展方向的官员实在是太少了。相反,宁愿混日子也要占着公务员位子不放的却太普遍了。出现这样的现象,与现实中权力有附加收益的不正常现象有关,也与“官本位”文化长期浸淫下的社会心态有关。 此次薪酬体系改革,正释放出一种与之相反的信号———公务员是一种职业,不同类型的公务员可寻找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发展道路,并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合理合法的收益,当官不是唯一出路。 目前公务员薪酬体系改革还在进行中,希望这项改革能接地气,有实效。如果优胜劣汰、按劳取酬、能进能出等原则真正渗透到公务员管理制度中,相信更多公务员会更仔细地规划职业生涯,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而那种主动从“体制内”退出,选择更合适的方式实现人生目标的做法,在未来也不会是多稀奇。(特约评论员葛牧) |
关键词:公务员,薪改,按绩取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