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妖魔化“谢师宴”
6月毕业季,学子们正不约而同地大摆“谢师宴”。广州大学城、知名中学周边各大餐企“谢师宴”名目繁多、预订火爆,而且价格越来越高,参与范围越来越大,甚至幼儿园毕业也要摆一桌。(6月19日《广州日报》) 最近网上爆出温州中学高三某班即将举办一桌3万元天价“谢师宴”的消息,将“谢师宴”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担心学生、家长的攀比心理很可能让“谢师宴”变味,导致不正之风在校园蔓延。 这些批评、担忧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其出发点也是好的,希望师生关系最好不要体现在宴席上,不过,也不可把“谢师宴”妖魔化。首先,“谢师宴”只是一种形式,传递更多的是感恩之情。现在人们选择“谢师宴”是因为国人往往拙于表达,不知道用何种方式才能把自己的感激、谢恩之情真切、到位地传递给老师,所以才会选择“谢师宴”这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表达方式。曾经有媒体在高中生中作过调查,有高达8成以上的学生对“谢师宴”表示认可,这说明“谢师宴”还是广受学生支持的一种感恩方式。 其次,“谢师宴”也是一种传统。以笔者为例,笔者1978年考上大学后,家人就在家办了三桌酒席,除了安排一桌“谢师宴”外,还请了亲朋好友,大家聚在一起欢叙师生情、亲情、友情,其乐融融。实际上,中国有着崇尚人情往来的传统,也有把老师奉为座上宾的传统,在学生毕业之际举办个“谢师宴”实在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值得视为洪水猛兽,对其群起而攻之。 当然,举办“谢师宴”也得把握分寸,讲究个对象,比如像什么幼儿园毕业也要办什么“谢师宴”就太不切实际了,小孩子还没请客谢师的意识,非要搞一个“谢师宴”,不仅强人所难,也有点不近情理。再如,有的“谢师宴”一掷千金,甚至非五星酒店不办,就太奢华、太浪费了,让老师有了心理负担,也超过绝大多数家庭的承受能力,的确不该提倡。李世荣(江苏南京) |
关键词:谢师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