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社会法制

一位失独妈妈的心愿

http://www.hebei.com.cn 2014-05-07 10:2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

  女儿刚走的那几年,黄梅和贾松经常会思念女儿,翻看女儿的照片、作文本。黄梅退休前是际华3502职业装有限公司下属的一个分厂的厂长,为了让自己摆脱失去女儿的痛苦,她很快就投入到工作当中,忙活大大小小的事情。可是只要一空闲下来,她一个人就会在办公室里愣神,然后眼泪就会“吧嗒”、“吧嗒”地掉下来。“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61岁的黄梅早早就戴上了300多度的花镜,血压也高了起来,而贾松的白发也是越来越多。

  贾松有一个侄女,比女儿大8个月,小时候俩人经常一起玩耍。侄女结婚的时候,黄梅心里别提多伤心了。“要是女儿在的话,也该结婚了。”

  以前每到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就会到贾松的父母家过年,所有的兄弟姊妹都去,一家子热热闹闹。女儿走后,只剩下夫妻俩去老人那里过年,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唯独少了自己家的女儿。

  有一年中秋节,黄梅和贾松到父母家过节,看到别的姊妹都有孩子相伴,自己忍不住跑到门外的小树林嚎啕大哭了一场。

  交谈间,贾松的话虽然不是很多,但能感受到他作为父亲对女儿的那份疼爱。“女儿走了,没了依靠,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女儿走后,年近50岁的夫妻俩就没有再要第二个孩子。“这个女儿太优秀了,实在不知道能不能再把一个孩子教育得如此出类拔萃,也没有那份心力了。”

  “在我心里,女儿就像没走一样”

  回忆起女儿生前的点点滴滴,夫妻俩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我心里,女儿就像没走一样。”直到现在,黄梅每做一件事情,都会想到女儿在的话会怎么样去做。

  黄梅说,女儿的聪慧从小得表现就异于同龄孩子。女儿三四岁的时候,一次伯伯问,“一张桌子四个角,剁了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当时,有比女儿大的堂兄,还有和她同龄的几个姊妹,其他孩子都说是还有三个角。“只有女儿想了想,说五个角。”

  说到这里,黄梅笑了,那种笑,流露的是发自内心的幸福感。

  女儿刚上初中时,才开始全面接触英语,就主动要求妈妈给她找个英语老师,补习英语。恰巧,黄梅的一个同学办了一个英语辅导班,她就找到同学,想让女儿跟着同学学习英语。黄梅的同学有些担忧,表示课程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不知道孩子能不能跟上。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女儿参加了英语辅导班,没想到女儿适应得很快,就连黄梅的同学也说,“这孩子真是太聪明了,比学了一段时间的孩子学得都好。”

  1996年发大水,夫妻俩所在的工厂被淹了,全厂所有工人都忙活着抗洪,黄梅也毫不例外。一天晚上,很晚才回家,而女儿也一直没有睡,等着她。回来见到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才回来呀?”“她是担心我出什么事儿,我心里也挺感动的。也就是发大水的这一年暑假,女儿在厂里做了一个假期的义务广播员。”

  “现在应该叫志愿者吧。”贾松在一旁笑了起来。

  “对,对,是应该叫志愿者。”黄梅及时纠正了自己的“错误”。

  愿更多的失独父母融入社会

  “这几年,我们心情调整得还算好,逐渐走出了痛苦的阴影。”黄梅说。

  2003年、2005年,黄梅和贾松相继退休。退休后的黄梅帮侄子带了几年孩子,贾松则和亲戚一起做起了小生意。“忙着点好啊。”

  夫妻俩计划,一年出一趟国,散散心。迄今,他们已经去过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趁我们还能行动自如的时候,先去国外远的地方转转,然后再到国内,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2013年国庆节的时候,夫妻俩参加了石家庄恒爱家园社工服务中心组织的为失独父母体检的活动,觉得挺好。“以后如果搬到市里生活的话,会多参加一些这样的集体活动,将来还要做一名志愿者,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失独父母融入社会。”

  说到将来的打算,夫妻俩表示没有想过太多,“大不了住敬老院吧。”黄梅说,失独家庭是一个社会群体,相信国家在政策方面也会关注这部分群体。“我还没觉得自己老呢,不想那么长远。”贾松说,他还没考虑养老问题。

  希望女儿的作文在报纸上发表

  “女儿长得漂亮。”黄梅拿出自己带来的两本影集,翻看着。“这一张是百日照,这张是在上海照的……”大学之前,黄梅保留了女儿成长的很多照片,而上了大学之后的照片却屈指可数。“上大学之后,离家远了,我们就很少有她的照片了。”“女儿很有才气,作文写得非常好。”黄梅说,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想将女儿高一时写的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在报纸上刊登出来,也算是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以解相思之情。而这个愿望,和1999年女儿高考时的一份满分作文还有一定的渊源。1999年7月20日,女儿的高考满分作文《向记忆移植说不》作为范文刊登在了燕赵都市报9版“菁菁校园”专版上。

  贾松记得,当时报纸刊登的是文章的内容和老师的点评,并没有刊登作者姓名。他也并不知道这是女儿的作文,等到将报纸拿回家让女儿学习“别人”写的作文时,女儿第一反应,“这是我的作文啊,上报纸了。”

  贾松拿出了珍藏多年的报纸,纸张早已有些泛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也不会去移植,移植的必是他人的记忆,我要来何用?……静静的思考,淡淡的生活,执着的进取,这三句话几乎道尽了生活的全部,我不需要‘记忆移植’来改变我生活的内容,我不需要‘记忆移植’来压缩我生命的过程,我要向‘记忆移植’说‘不’”。

  黄梅还带来了三本女儿高中时期的作文本,纸张虽已泛黄,但是保存得还很完好,这也寄托着一位母亲对女儿深深的思念之情。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黄梅和贾松为化名)

  作文

  琐忆

  贾欣莉

  在我记忆深处有一些细小的角落藏着连我都察觉不到的回忆,这里面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没有催人泪下的断肠悲歌,有的只是极普通、极平凡的生活琐事,关于妈妈的点点滴滴。

  每个母亲都对自己的孩子有一种无所不包的爱,我的妈妈也不例外。

  妈妈爱我,表现在衣食住行上。妈妈喜欢看到我吃饭津津有味的样子,因为让女儿吃好是她最大的愿望,她曾说要做我的饲养员,把女儿养得胖胖的,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妈妈还喜欢给我买漂亮衣服,虽然她自己衣着朴素,但她说,“她喜欢看到自己女儿比别人家的漂亮。”妈妈也喜欢抚摸着我卷曲的头发,高声地说真漂亮。在妈妈眼中,女儿永远最美、最好。

  妈妈的爱是博大的,这爱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消褪,不因自私而更改,她的爱绝不是溺爱。妈妈曾经为了让年幼的我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狠心把我锁在一间小屋里,让我独自睡觉,恐惧的我面对漆黑的四周大声哭叫,妈妈何尝不心痛?但她就是不开门。

  妈妈对我要求严格,她不允许她的女儿有任何越轨或不当的言语和行为。记得一次我和姐姐吵架,因为我骂了姐姐,妈妈把我狠狠打了一顿。之后,她又向我说明为什么打我,以后不应该这样做,让我记住了骂人的种种害处。

  上高中后,我住进了离家很远的学校,妈妈再也不能照顾她心爱的女儿了。可是每个周五我回家那个傍晚,都能看到妈妈矮小的身影在家门口伫立眺望。远处夕阳西下,残阳如血,近处是妈妈慈爱的脸庞。泪水忽地涌上我的眼睛,妈妈的脸渐渐变得模糊……妈妈把她的伟大寓于平凡的小事之中,点点滴滴包容了她的爱。当我每次面对妈妈,心中都会升起一个热切的愿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键词:失独,妈妈,心愿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培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