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手中笔眼中事心中志
河北经济日报 张铭贤 平山县北滚龙沟村的板栗花开了,我们的新闻老兵,原平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齐庆三却再也看不到了。 时光流转,精神永存。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齐庆三用17年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一个新闻人的执着与坚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榜样。 在这个充满怀疑的时代,重读齐庆三短暂的一生,他让我们一代新闻人,重新坚定了新闻的理想。手握“千钧之笔”,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们有责任把这条新闻之路走好。 握好手中笔 时间定格在2013年11月13日,齐庆三的遗体入殓时,几度昏厥的妻子双手颤抖着,把一个空白笔记本和一支崭新的钢笔放进了丈夫的棺椁。同族的一位大爷哭着说:“写了一辈子了,命都搭上了,不能再放这个了。”妻子李静平却低声而坚定地说:“放进去,放进去!” 此次此刻,这只放入棺椁的“笔”再次给我们一代新闻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当我们的前辈再也无力握起这只笔,我们有责任替他握好手中的笔。 握好手中笔,就是要坚守好自己的岗位,这是个朴素而又厚重的理想。齐庆三以他一生的心血投入宣传工作,生命不息,笔耕不辍,他以自己手中的一支笔,抒写着老区人民的勤勤恳恳,记录着平山发展的点点滴滴。17年来,他几乎没有休一个完整的节假日,每次重大新闻宣传活动都冲在最前面,亲手撰写发表新闻稿件1360多篇,多次被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1360多篇新闻稿件,每一篇、每一字,都凝聚着他对新闻宣传事业的心血,都是对他顽强拼搏、忘我工作的最好见证。 同样手握一支笔,作为今天的新闻人,学习齐庆三,就要学习他对工作的勤勤恳恳,对宣传事业的兢兢业业。身为一个从事新闻工作12年的“老记者”,握好手中笔,更要我们学会严谨、学会敬畏、学会字斟句酌。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记者手中的笔只有端平了,我们的文章才能“笔扫千军”。 记录眼中事 眼中有百姓,笔下有源泉。齐庆三能握笔17年文思源泉,正在于他所写所记,点点滴滴都凝聚着百姓情怀。 1998年8月,平山县西部山区突遭特大暴雨袭击。齐庆三主动请缨到重灾区北冶乡采访。乡里的同志说“路都不通,你就在乡政府附近看看算了”,但齐庆三坚持到受灾最重的村去采访。 在齐庆三看来,只有“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俯下身弯下腰”才能与百姓心贴心。17年间,他的采访足迹踏遍平山的每寸土地。即使在他生命最后的两天多时间里,他依然在为宣传平山、推介平山奔波着、奋斗着。 踏遍平山的山山水水,写尽民生的一枝一叶。一个基层宣传干部稿件能够如此“高产”,正在于他坚持为民执笔诉民之情,把关注的目光聚焦群众,把更多笔墨留给普通人。 了解齐庆三的人都知道,他常年扎根在基层、战斗在一线,与基层群众交朋友、跟农民兄弟“攀亲戚”。 “一定要眼睛向下,把更多的笔墨留给普普通通的工人、农民,留给‘小人物’……”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无论是冒着危险深入暴雨重灾区采访,还是不断用鲜活的典型经验,引导家乡发展,都反映出他为民、爱民的精神和情怀。 新闻从来不是一个浮躁的行业。汉朝大思想家王充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今天,齐庆三再次以自己的实践教育着我们一代新闻人,与人民群众保持“零距离”,才能捞到“实情”,抓到“活鱼”,新闻报道也才能鲜活而有魅力;扎根群众,执笔为民,记录群众的所思所盼,我们的文章才充满力量。坚守心中志 齐庆三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不等式,他的遗产除了厚厚的文稿外,就是一辆破旧不堪的老式28型自行车,一部几百块钱、“便宜、耐用、待机时间长”的国产手机以及终其一生都未能住上的自家的房子……清点齐庆三的“遗物”,在付出与收获之间,他以自己的“坚守”平衡着这个“不等式”。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就是这样一位清贫的宣传干部,他留给我们的物质遗产虽然屈指可数,但他留下的精神遗产却足以让我们一代新闻人“咀嚼”一生。 新闻界是一个知识分子云集的行业,这里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纸包子、封口费、周老虎等新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利益的砝码让不少新闻人的理想、信仰、道德天平开始倾斜,讲利益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寻求潜规则的越来越多,遵循规则的越来越少……在这样一个理想匮乏的时代,齐庆三没有随波逐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他以自己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一代新闻人应有的风骨。 这是个“人人都可以是记者”的时代,现实越是纷繁复杂,越需要新闻人理智冷静的思考。“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们的时代需要像齐庆三一样能够“守志”、“守德”、“守责”的新闻人。我们将以齐庆三为榜样,做一个坚守理想的新闻人,走出一个坚实而饱满人生。 |
关键词:齐庆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