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经济快讯

河北枣和新疆枣:“舌尖上的竞争”引发的思考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赵红梅 2014-06-27 09:25:1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大枣是河北的名优土特产品之一,有着上千年的栽培历史,种植面积、产量曾经位居全国第一。阜平大枣、赞皇大枣、行唐大枣等在省内外享有美誉。外地的亲朋好友来河北出差或探亲,走时总少不了带点河北大枣。然而,大枣这一让河北人引以为傲的名优农产品,当下却成了许多枣农的心病。

  这是怎么回事?

  河北大枣严重积压,新疆大枣反客为主

  今年入夏以来,天气一天比一天热。阜平县东城铺村村民刘建海对着仍没卖出去的4000多斤大枣发愁。

  “这些枣都是一级枣和特级枣,往年特级枣能卖30元一斤,一级枣也能卖到十大几元。昨天有个商贩来收枣,三块钱一斤都不要,价格和往年比悬殊太大了!”指着堆在房间地上的大枣,刘建海显得很无奈。

  记者在行唐、阜平、赞皇等产枣大县采访了解到:2014年春节前,大枣价格已经较往年下降了50%,入春以来,进一步下降了60%以上。

  由于过去几十年,河北省大枣市场行情一直不错,最高时枣农一出手就能卖到50-60元/斤,已经习惯了高价出售,去年秋收后突如其来的降价,让枣农无法接受,于是大多存有等等看的思想,没想到,越等越卖不上价,出现了大量积压。

  和枣农一起不爽的,还有本地的大枣经销商们。

  “老枣商”刘金兵是阜平县人,已经从事枣生意30多年。几十年下来,在县城买了房开了店,对本地大枣颇有感情。“这些年,每年我都要收购10来万斤大枣,往年这时候早卖出去七八万斤了,可眼下才卖出2万多斤。由于春节前后收的枣价格高,如今市场不景气,为了少赔点,我也进了一些新疆枣卖。”刘金兵捧起一把本地红枣给记者看,“这几万斤枣算是砸在手里了。”

  行唐县兴达果脯有限公司经理王贵霞告诉记者,她每年要经销17万斤左右大枣,往年这个时节能卖出6万斤左右,今年仅售出3万斤,冷库里还压着十几万斤呢。

  许多经销商反映,目前,河北大枣真正卖出去的仅占1/3,60%以上的大枣压在了枣农和经销商手里,处于滞销状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走在省会石家庄的大街小巷,很多干果店都打出了出售新疆大枣的招牌。

  这是一场“舌尖上的竞争”。在省会翟营大街一家干果店门前显眼位置,排放着几箱大枣。“这些都是新疆枣,好吃,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你要想买更好的,还有一百多元带包装的。”店主热情地介绍着。记者走进店里,货架上排放着新疆若羌大枣礼品盒。“有河北大枣吗?”店主指着角落里一箱个头明显偏小的大枣说,“这是阜平枣,10元一斤。”记者感受到,店里的新疆大枣明显多于本地枣。

  为什么不多进些本地枣?回答是,新疆枣个大皮薄、核小肉厚、入口甘甜,比本地枣卖相好,口感好。

  “前些年我主要卖的还是本省枣,这两年新疆枣名气越来越大,许多消费者点着名要新疆枣,我也就改卖新疆枣了。”店主说,去年许多大枣经销商还没有做新疆枣,今年80%以上都进了。

  记者在石家庄市多家超市调查发现,从价格上百元一斤的特级精品枣,到十几元一斤的枣,从精包装到散装,新疆大枣占据的摊位明显多于河北大枣。

  “与往年比,今年消费者购买新疆大枣的居多。”北国超市裕华店的干果区负责人进一步证实,“如今本地枣三天的销量,也抵不上新疆枣一天的销量。”

  品质退化创新乏力,河北大枣最大软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变化,多年前就已开始,只是我们的枣农“居安”没有“思危”,更没有随机应变。

  大枣是“天然的维生素丸”,能够补中益气,养血生津,是我国特有的果品之一,在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种植广泛。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河北的赞皇金丝大枣、阜平婆枣,河南的灰枣,陕西的骏枣等名优品种纷纷涌入新疆,内地枣农大批赴疆传授大枣栽培种植技术,新疆大枣得以迅速发展。目前,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已突破600万亩,跃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从去年开始,大片的新疆大枣进入盛果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50%以上。

  “涝梨旱枣。新疆具有生产大枣的独特优势。”我省大枣研究专家、河北农大教授刘孟军介绍,新疆年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干物质积累,所产瓜果糖分极高。加之气候干燥,不易发生病虫害,枣树打农药很少,品质好。

  但这不是根本原因,必须看到的是,新疆发挥后发优势,勇于创新,利用其地域辽阔的地利之便,集中推广优质新品种,大力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在品种规划、规范化建园、推广有机果品种植技术、提高加工仓储能力、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推进市场建设速度、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等方面形成了合力。经过几年迅速发展,新疆大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一种必然。

  2007年,赞皇县开始在大枣苗木购销、后期管理、林业科技等方面与新疆合作。每年一开春,赴新疆从事苗木嫁接的赞皇人能达到1万多人次。由于手艺过硬,嫁接速度快,苗木成活率高,赞皇县果木工在新疆颇受欢迎。以至于有一种说法:新疆的枣树三分之一是赞皇人嫁接的。不仅是赞皇,我省的大枣之乡基本上都与新疆有合作,或卖枣苗,或进行技术服务。

  反观我省枣乡,由于大枣生产历史悠久,品种退化,许多枣树已到老年期,缩果病、裂果病等病虫害频发,加之多数果农多年来一直以过度强调高产为目标,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致使果品质量良莠不齐。

  “片面地追求产量,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大枣品质逐年下降。这是河北大枣被新疆枣挤占市场的主要原因。”刘孟军认为。

  省林业厅负责果树生产的负责人介绍,在我省的大枣产区,长期使用化肥还造成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土壤中微生物及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病虫害发生。为了防治病虫害,增加产量,枣农往往又会加大农药化肥用量,形成恶性循环。

  不仅如此,由于创新意识差,目前,我省枣农大多还是用传统的经营方式管理枣园,没有形成科学的现代化集约化管理机制。创新乏力,具有增值加工能力的企业少,市场竞争能力弱,品牌聚集效应和宣传力度不足,这些也影响了河北大枣的销售。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强筋壮骨重振雄风

  毋庸置疑,随着新疆枣丰产期的到来,今后几年,新疆大枣仍将源源不断流入我省。这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面对新疆大枣的常态化竞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下大力提升河北枣的市场竞争实力。

  我省最大的大枣生产县——行唐县已经开始行动。他们和中国农大、河北农大联合研究培育高抗病抗裂新品种,并通过推广“树开心、枝拉开、精细管、肥平衡、无公害、质先行”的老树整枝改造计划,提质增效。

  阜平县正在探索网络销售大枣的路子,和阿里巴巴、淘宝的合作已经开始,并扶持大枣生产集中区建设了一批大枣烘干房。

  单凭这些,振兴整个河北枣业还远远不够。如何使河北大枣产业从生产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单一生产型向市场化产业化转变,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课题。

  “必须确定以品质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和栽培方式。适当控制产量,减少化肥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提高有机肥的用量。”刘孟军建议,在转变栽培方式的同时,应加强名优新品种的研究培育推广,加快新品种的换代步伐,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推广,做到以创新和优质取胜。

  刘孟军介绍,国际园艺学会枣工作组和全国枣专业协会的办事机构都设在我省,我省的大枣科研力量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可谓雄厚。目前,也已经培育出赞新一号、月光、阜帅、阜香等一批个大、肉厚、抗病性强、丰产稳产、口感好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如何走向市场,还有赖大枣种植户、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长期以来,我们重生产、轻采后处理和加工,大枣产品的分选、清洗、包装、烘干、气调保鲜等环节比较落后。大枣加工、运销龙头企业少,混合采收上市状况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占有率。”省农科院院长王慧军认为,在全国市场供应量增加的情况下,不能一味地追求生产环节的效益,要更多地考虑整个产业,也要让加工、营销、流通等环节上的产后效益发挥出来。

  新疆枣这匹“黑马”在给河北大枣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催生了各地转型升级的动力。

  为加快大枣品种更新换代步伐,阜平县通过实行现代红枣产业建设项目的财政补贴,去年以来已引导扶持枣农更新换代品种2万多亩。同时,县里拿出1500多万元扶贫资金,鼓励枣农创新栽培方式,使用无公害生物农药和有机肥。

  行唐县几丁质红枣专业合作社研发的生产甲克素红枣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用这一专利技术生产的大枣质量上乘,甲克素红枣已然开始打入京津高端市场。今年在其1.2万亩生产基地生产的大枣,普通枣每斤卖到40元,特级枣每斤上百元。

  借助科技研发,近日,河北万果红酒业有限公司出资研发的用中药配方去除甲醇工艺取得成功,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同时在国家专利局注册了“中国红酿”专利名称,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万果红”、“枣成功”商标。日前,全国首家100%采用红枣酿造,经过脱醇技术、富含营养的果白酒生产线在我省投入生产。

  鲜枣保鲜是一个历史性难题。近年来,我省科研单位在对鲜枣采后生理、影响耐贮性因素等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打孔塑料薄膜小包装低温贮藏和气调贮藏技术,使鲜枣保鲜期由室温自然放置下的3-5天延长到了100天以上,为鲜食大枣市场开发打下了基础。

  不信东风唤不回。虽然河北省大枣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步伐才刚刚开始,但万里之行,已经迈出第一步。只要这种创新的能量不断集聚,在河北这块有着千年大枣生产历史的土地上,河北大枣重振雄风的日子就一定不会遥远。

关键词:大枣,河北枣,新疆枣,农产品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谭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