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帮省会“治堵” 应限制家庭购买第二辆汽车
近年来,省会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日新月异、成绩斐然。然而,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在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部分省政协委员出招帮省会“治堵”。 非机动车管理“严”字当头 郭玉红委员认为,目前,省会机动车管理已日趋完善,而非机动车管理则相对滞后,如何规范非机动车行驶,进一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要进一步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在社区与道路口醒目处设置各种交通法规宣传标语、标牌,使用路口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交规条款,在市区闹市路口可使用语音提示等提醒非机动车与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应进一步探索科学合理的非机动车管理办法。”郭玉红委员建议,比如针对电动车,可探索采用摩托车的有关管理办法,制定符合电动车特点的管理办法和制度,明确有效的处罚手段,促使其规范和守法。对自行车违规行驶的管理,可采取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方式,对违规者可要求其停车协管交通,达到一定时长。对严重违规者,可进行处罚,罚款用作交通安全宣传基金,或其他文明交通类别的基金。” 一旦非机动车出现违章行为,郭玉红委员建议,应参照新加坡城市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除教育外,交通整治必须体现强有力的综合制约手段,做到“严”字当头。在处罚的同时,对违章者开具和下达违章告知单,并告知当事人,多次违规后,将会影响个人的诚信记录,并向其工作单位进行通报。 有计划地控制市民购买机动车 “公共交通是展示一个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和平台,在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的同时,也体现了城市文明进程。”郑军英委员说,然而,近年来,市区二环路以内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根据相关数据,2001年以前,市区机动车年增长量尚不足2000辆,此后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今后三年内,省会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将突破百万,市区机动车出行量趋于饱和。 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了省会堵车?郑军英委员认为,首先是没有计划性地控制省会车辆的保有量。其次,部分公交车站设置和主干道路行人交通设施有待完善。对此郑军英建议,主干道交通路口(如中山路建设大街路口,裕华路方北小区门口)应设立行人过街天桥或过街地道,实现行人和机动车分道。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尽快制定省会新车登记控制计划,实现车辆增长与城市道路建设的相互匹配,比如采取对于购买第二辆车的家庭进行相应限制等合理措施。 增加一线交警和“电子警察” 孙祥顺委员认为,个别驾驶员不遵守交规,不按指示灯、指示牌行车,存在插队抢道、随意改道、任意掉头、随便停车甚至越线占道逆行等违章行为,人为地造成了拥堵。他建议,加大对违法停车、违法占道、违禁行驶、违反交通信号等易造成交通堵塞的各种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要加强交通管理队伍建设。”孙祥顺委员说,目前,市区交警编制仍是按区划调整前的标准,已经严重不适应市区面积不断扩大、车辆大幅增加的现状。应尽快增加交警编制,提高一线交警比例,增加执勤时间。同时,要充分发挥协警的作用,逐步提高其工作待遇,并下放一定的管理权力,提升管理水平。而且要赋予行政执法局进行路面静态交通的管理权力,加大对占道市场、占道摊点的综合整治,真正还路于民,确保道路畅通。 孙祥顺委员建议,应配齐各类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栏、信号灯等道路管理设施,进一步加大电子警察设备的投入,积极发挥其作用,解决有些路段有标志无电子警察的问题,切实遏制违章行为。 |
关键词:治堵,石家庄,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