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门报信报出的困境
18日,网传山东潍坊环保部门下发文件通知企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要对污水排放问题进行暗访调查,应做好应对。当地环保局否认曾下发此通知,称央视确有来采访,但不是《焦点访谈》。(2月20日河北青年报07版) “媒体来了,请作好准备”——这是媒体在这则新闻中所用的标题。无需过多解释,经由这种辞令,当下环保监管的困境已跃然纸上:作为污染企业监管者的环保部门,却在舆论监督面前充当了企业的报信者。而这种畸形的监督生态,恐怕并非潍坊独有。 舆论监督来了,环保部门不是致力于对治下排污情况的整治和纠偏,而是急于通风,为排污企业作掩护。如是局面如何让公众对于环保部门的严格履职放心?不过,潍坊相关部门的做法完全符合自利原则。毕竟,舆论监督,监督的是企业的排污行为,也是对当地环保部门监管情况的检查与监督。就此而言,要想切实摆正环保部门和污染企业在舆论监督面前的角色扮演,切割环保部门与污染企业可能存在的利益关联,让监管部门真正成为独立的监督主体才是关键。 如何切割?在现实条件下,只能强化舆论和公众监督的效力。因为,在现行环保制度设计上,环保部门并非没有约束,如很多地方都出台了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一票否决制。那么,为何这种行政约束会失去效力,根本上还是因为在公众监督无法真正落实的情况下,瞒报得以实现。事实上,当公众监督无力,问责制越多反倒强化了地方环保部门与污染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效应。 当然,抛开环境污染话题,面对暗访和监督,政府职能部门向治下的主体通风报信,也并不少见。比如一遇上级检查或者媒体监督,地方往往都要指示提前细心安排一番。另外,此番去潍坊暗访的为央视记者,作为官方最高新闻机构的记者尚是如此待遇,可见这种通风规则已运用到何种地步。以此联想到日常的公众监督,恐怕更难令人乐观。 所以说,潍坊相关部门在舆论监督面前的态度,其实是对当前环保困境的一种放大的提醒。潍坊事件留下的思考是,在今日,我们该怎样重建环保部门的公信,地方利益如何在治污的命题中保持中立,瞒报何时被终结。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环保乱局才会有解。-朱昌俊
|
关键词:污水排放,地下水,环保部门,报信,潍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