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

王拥军:从大学生企业干部到布衣泥腿的“猪倌”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02 09:2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王拥军(前)致富不忘乡亲们,经常上门提供技术指导。

  王拥军(左一)共带动55名下岗职工搞养殖,安置下岗职工180人就业。这是他给养殖户上培训课。

  元氏县的王拥军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养猪专业户,九年的养猪生涯,他经历过顺境,也有过逆境,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饱尝了创业的艰辛。他不但自己率先致富,而且免费传授养殖技术,成立合作示范社,担任义务培训老师,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念好养猪这本经,当好致富带头人,这就是我一直坚持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王拥军说。

  来到王拥军的仔猪繁殖场,进门是两间简陋的矮房,里面收拾得干净整齐,除了他晚上休息的一张床,几乎没有什么家具,最显眼的就是墙上悬挂的各项荣誉和奖励:“元氏县项目建设先进单位”、“石家庄市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河北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河北省外出务工致富能手”等。

  从大学生企业干部到泥腿子猪倌

  创业之初一波三折

  王拥军1966年出生在元氏县南因镇牛房庄村,1985年考入河北农大攻读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被借调到元氏县政府协作办工作。1990年后,县冷冻厂缺少管理人才,王拥军被调了过去。到厂后,王拥军用在校学到的企业管理知识帮助厂领导制定各项流程、科室的管理制度,堵漏增收,该厂当年大见成效,扭亏为盈,逐步走向新的发展。

  “2004年冷冻厂效益开始滑坡,厂里动员大家主动下岗自主创业,我就想不如自己出来闯一闯,还能把空位留给别人。”王拥军回忆说。下岗后,王拥军积极考察项目,调查市场,后来,元氏县就业服务局举办的养殖培训班为他指明了一条道路——办猪场搞养殖。在接受培训的日子里,他如饥似渴,认真听讲,在厚厚的笔记本上记下了一篇篇的养殖经。

  2004年冬,王拥军信心十足地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养猪。他多次跑有关单位,考察先进养殖场,学习养殖经验,为创业做准备。“我那时候劲头很大,但是家里人不太支持,认为当个猪倌很不体面。”王拥军现在还能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家人还问我,你个门外汉,能养好猪吗?猪种从哪来?碰见猪瘟怎么办?钱呢?从哪来?”面对各方面的压力,王拥军并没有退缩,选厂址、定种猪、定品种、跑资金,2005年新年,占地面积2668平方米的红旗养殖场终于迎来了一批优良的猪种和仔猪,王拥军开始了他真正的养殖生涯。

  猪场建成后,王拥军连续730个日夜睡在猪场,面对众人的不理解,他只有用实际行动走出一条阳光大道来证明自己。

  随着仔猪一天天长大,饲料需求量越来越大,资金周转遇上困难。对不理解的妻子软磨硬泡,向邻居们求助,终于借来了救命钱,解决了难题。刚刚舒了一口气,5号病和季节性腹泻又袭来,生猪不断的伤亡让王拥军吃不下,睡不着。他昼夜照看,求医治疗,最终还是死了11头猪。重整旗鼓,母猪陆续产仔,希望就在眼前。

  当年年底,王拥军静下心来盘算着收入,40万元啊!他安排好猪场的事,然后带着该还的钱和新年礼物一家挨一家地还钱道谢,感激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

  养猪专家成了合作社主任

  富了不忘同村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为了使猪少得病,平平安安多出栏,王拥军在兽医知识方面没少用功,学习了大量养殖书籍。他虚心向老兽医学习,不懂的就问,经过刻苦钻研实践,现在,他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兽医,他养的母猪一窝能生24只小猪仔,他研究的“母猪催奶一针灵”技术独一无二,使周边养猪户很受益,他自己配置的中药疗法副作用小,效果明显,不仅使自己猪场的猪能得到快速医治伤亡小,也使三里五乡的养猪户在他医术的救助下避免了损失。

  王拥军的养殖场一切都纳入正轨,猪场初具规模,办公设施也相继改善。由于他平时学习掌握了一套养猪及治疗的经验,猪的发病率大为降低,形成了种猪自养繁殖,仔猪自用育肥的良性循环体制,饲料已开始自己研制,猪吃了这种饲料生长快,抗病力强。王拥军养猪的经济效益逐渐上升,富裕后的王拥军深知自己是名共产党员,他常说:“一家富了不是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8年王拥军成立了“河北省元氏县红旗养殖场合作社”,本村和邻村的合作社成员9个,安置下岗职工30人,合作社规模存栏2200头猪。参加养猪合作社的养猪场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育肥、统一饲料、统一预防、统一上市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形成了母猪、仔猪、肉猪一条龙的循环饲养链条。合作社社员可以优先从王拥军这里得到优质瘦肉型猪种;还可以从他这里买到国家正规厂家出产的猪饲料,因为用量比较大,每80斤饲料可以便宜10元;免费享受国家补贴的消毒、免疫等惠农政策;遇到猪生病时,可以请县畜牧局专业兽医师免费前来诊治;在销售上,因为王拥军直接联系大型屠宰场,所以每斤生猪肉可以多卖0.3元。

  “以前我养的猪死亡特别多,平均能伤三四成,一直赔钱。加入合作社以后,消毒、防疫都是免费的,而且要是猪生病了,不论雨天黑夜,只要给拥军打个电话,他就马上过来给猪诊治,这两年猪的死亡率连4%都不到。”董堡村的杜黑片2010年加入合作社,从原先的存栏100头发展到现在的300头,年收入能到20万元以上。杜黑片接着说:“现在我也学了不少,猪平常的病我就能治,不好意思老麻烦拥军了。”

  助人不计较个人得失

  走一条生态绿色养殖之路

  东岗汪的马春华2007年结婚后家徒四壁,还欠了不少的外债,听别人的介绍找到了王拥军。王拥军先让他在自己的养猪场学习了几天,然后免费提供50头仔猪让他起步。“他跟我说,先别提钱,把猪养大卖了再说。我这是遇到了贵人。”马春华感激地说。当年生猪养殖行情不错,50头猪全部出栏,纯收入4万多元。之后,马春华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已经增加到存栏300头。

  2009年11月10日,五十年不遇的大雪不期而至,部分猪舍倒塌,进出养猪厂的道路堵塞,猪舍急需抢修,饲料急需外购,温度急剧下降,新生的仔猪需要保暖……王拥军带领合作社社员开辟道路,人背肩扛运来饲料,抓紧抢修猪舍,然后冒着积雪去一个个的会员猪场查看,帮他们搭猪舍,运饲料,扫积雪,把别人的猪场安排好后才回自家猪场。当他回到自家猪场时,新生的仔猪因圈舍倒塌没能及时修复保温,死了四头。邻居说,“你看你的猪场成啥样子了?还有心思去看别人的猪场。”王拥军却说:“我损失点算不了什么,可他们刚起步,折腾不起。”

  王拥军担任了县里的下岗人员再就业授课教师,讲授生猪养殖知识,还把大家领到自己的养殖场里进行现场传授,他的养殖场被命名为“元氏县就业局养殖培训基地”。截至目前,王拥军共带动55名下岗职工搞养殖,安置下岗职工180人就业。

  谈起下一步打算,王拥军说:“我琢磨,现在养猪行情不是很好,要想有大的发展,就得往生态绿色养殖上发展。”王拥军已经开始试验生猪散养,不喂含添加剂的饲料,只喂玉米面、麸皮、麦糠,这种生态绿色猪肉在市场上能卖到每公斤80多元,“现在规模还不大,才养了50头,等摸索熟了以后,再带领大家一块干。”王拥军没有豪言壮语,还是说得那样实在。

  专家点评

  付为民石家庄市长安区就业局

  王拥军成功了,然而,鲜花和掌声背后更多的是泪光和汗水。成功如同“凤凰涅槃”,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无畏的精神和坚韧的毅力。因此,“耐挫力”是检验创业者能否成功的“试金石”。王拥军从大学生企业干部到布衣泥腿的“猪倌”,在养殖的道路上,饱尝了“没钱”的痛苦,承受过“畜疫”的煎熬,也面对过“迷惘”考验。这些都没能阻止他奔向成功的脚步。王拥军用自己“一波三折的人生”向广大创业者进一步解读了“风雨”与“彩虹”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养猪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石家庄日报
责任编辑:王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