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钻研石家庄历史 笔耕不辍11年出书百万字
周红妮说,他写书不为别的,只想把历史记录下来,给后人留一些精神食粮。 今年77岁的周红妮是我市的一名退休干部,别人退休后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他却一个人回到平山老家,钻研石家庄的历史文化,立志要写三本历史著作。从2002年开始,他到全国各地调查、收集资料、撰写文章,并于2008年出版了第一本著作《石家庄市四十七年史》。近日,他的第二本著作《中国共产党接管大中城市纪实》也出版发行,未及休整的他又开始了第三本书的写作。用他的话说,“活着一天就要写一天,要多为后人留下些东西”。 退而不休回乡下老家闭门写作 五间北房,一块儿菜地,这就是周红妮在平山老家南水村的住所。房间内,到处堆放的都是书籍和资料,周红妮老人拿着放大镜正在写书稿。案头放了几摞参考书,老人时不时拿起一本翻阅……在过去的十年里,不论酷暑寒冬,老人每天要伏案写作6个多小时。 周红妮的家人都居住在省城,为了静下心来写作,他一个人回到了老家居住。“农村空气好、清静,我身体很好,孩子们也常来看我,没什么不习惯的。”老人虽轻描淡写,我们却不难想象,这位大半辈子都在城市过着优越生活的老人,一个人在乡村写作、生活的清苦。 周红妮回忆说,他1982年从部队转业后,就一直从事文字工作,平时也特别喜欢收集一些关于石家庄的文史资料,这些都成为他日后写作的“源泉”。从2002年开始,他有了一个想法:写纪实性的史学书,挖掘中共革命的历史,激励后人发扬光荣传统,用革命精神建设祖国。 “我把想法跟家人说时,他们支持我写作,但是不放心我一个人回村里住。后来,拗不过我才同意的。”周红妮说,他在老家盖了房子,然后带着“家当”住进来,开始了创作之路。 辗转各地踏破“铁鞋”只为收集资料 周红妮说,写史学书有三个原则,一要写他人未写过的历史,二是要说别人未说过的话(主要指论点),三是以古鉴今、教育后人。 “史学、文学资料我搜集了很多,但是都需要一一去考证,不能随随便便就拿来用,所以我写作前,先到全国各地去考证。”周红妮说,写第一本书《石家庄市四十七年史》时,他为考证一条线索就要走好几个地方,几年间,不仅走遍了石家庄地区各县(市),北京、天津等地也留下了他的足迹。2008年,这本书出版发行,相关专家称赞说,“这是一部石家庄的百科全书,通过它能详尽了解从1903年到1949年,石家庄47年的历史,这在全国不多见。” “我走的路比两万五千里长征还长!”提起写第二部书《中国共产党接管大中城市纪实》的辛苦,周红妮开玩笑说。关于中共接管城市的史料奇缺,收集资料就成为第一大困难。“我几次去北京,找到中央党校的李国方老师,他到北京图书馆复印了很多资料给我。我又到北京、天津、陕西等地考察、收集材料,买回来很多资料和书籍。”周红妮说,每次出去考证,为了省钱,不超过10公里的,他都是步行。他每天只吃两顿饭:“这样我可以省下点钱,多买几本书,多走几个地方了!” 半个多月后,周红妮背着几十本书回到平山,开始了创作。 倾心创作给后人多留些精神食粮 创作《中国共产党接管大中城市纪实》时,周红妮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手写法,写了改,改了写,近50万字的书稿曾几易其稿,其中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周红妮一个人住在农村,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是在“凑合”,可是创作的冲动和激情却总是鼓舞着他:每天凌晨4点钟,他就会醒来,躺在床上构思,简单吃过早点,就趴伏在书桌前写作;有时候刚躺在床上,又有了新的思路,立刻起身写下来……“开始我是纵向写的,一年写了20多万字。后来觉得这样写不能够详尽、科学地描写中共接管大城市的始末,又改变思路,采用横纵结合、纪实的手法表述,又写了一年多,这才最后成稿。从收集资料、创作、修改、定稿、初稿,我用了四年时间。”周红妮说。 周红妮告诉记者,现在已经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接管大中城市纪实》有40万字,他自己出资4万多元,其余的费用都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和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出的。“到各地考证的费用都是我自己出的,也没有统计过花了多少钱在写书上面。”周红妮说,这部书从空间上既横又纵,从时间、空间上叙述中国接管大中城市的方针、政策制定,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并且选用了这个大链条中有代表性的7个城市,有声有色、有骨有肉地将这一段历史呈现。 此书出版后,相关专家称赞:“此书的问世,为史学界、文学界以及广大读者奉上了一部关于自1947年11月石家庄市解放至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期间,中共接管大中城市始末的一部纪实性史书。” 《中国共产党接管大中城市纪实》出版以后,他又闲不住了,开始着手写第三本书,是关于中国土地的。“现在已经写了25万字了,书名初步定为《中国土地的命运》,估计明年就能截稿了。”周红妮说,他写书不为别的,只想把历史记录下来,给后人留一些精神食粮。就是这个想法一直支撑着他走到了现在。
|
关键词:古稀老人,出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