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专题库>>专题新闻

沧州75岁王坎玉找了爹爹66年 为解放石家庄牺牲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12 08:42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擦拭着石家庄解放纪念碑烈士英名录上父亲的名字,老人长跪不起,泪流不止。记者闫志国摄

  -王坎玉老人在石家庄日报社资料室查找旧报纸。

  -父亲生前战友回忆过去。

  新闻到底《解放石家庄的英烈王太荣您在哪》

  新闻闪回75岁的沧州沧县老人王坎玉只知父亲王太荣烈士在解放石家庄时牺牲,却不知葬在何处,希望记者帮忙寻找。

  “爹,儿子带着孙子孙女看您来了,66年了,俺真想您啊!”昨天(11日),75岁的沧州沧县老人王坎玉来到石家庄解放纪念碑前,祭奠为解放石家庄牺牲的父亲王太荣烈士。

  事件回放

  75岁老人要找在石牺牲的父亲

  4月1日,本报沧州工作站接到沧县杜生镇前侯村75岁王坎玉老人的电话,“俺爹是在解放石家庄战役中牺牲的,俺只知道他葬在石家庄,却一直没有找到确切地方。俺今年75岁了,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到父亲的碑前上炷香磕个头。晚报能不能帮我找找?”

  4月2日,本报刊发《解放石家庄的英烈王太荣您在哪》报道,寻找英烈王太荣成为清明前后省会市民关注的焦点之一,近百位市民纷纷致电本报提供线索。可截止到4月10日,仍然没有找到王太荣烈士的墓地。但令王坎玉老人欣慰的是,有人在石家庄解放纪念碑烈士英名录上看到了烈士王太荣的大名。于是,到纪念碑前祭奠父亲,成为老人的心愿。

  事件进展

  看到老报纸上父亲名字泪流满面

  “石家庄解放纪念碑就是为解放石家庄而牺牲的英雄建的,在纪念馆的英名录上有王太荣的名字。”4月9日,当记者将这个消息告诉王坎玉老人时,老人当即决定到纪念碑祭拜父亲。

  4月11日凌晨4点,王坎玉老人给记者打来电话:“俺一晚上都没睡,能早点出发吗?俺想早点见到‘爹’。”王太荣的三个孙子、一个孙女、两个重孙女……浩浩荡荡10口人也一同前往。一路上,老人都在给记者讲述。“爹1945年参军的时候,俺只有9岁。爹走的时候抱着我说,等麦收全中国就解放了,爹就回来了。可是麦子熟了一年又一年,爹却一直没回来。”1958年,王坎玉收到了一张烈士证。“俺娘第二天就自己一个人到石家庄找俺爹的尸骨。可她什么都没打听到,就回来了。娘去世时一直抱着爹的烈士证。”

  当听记者说起,在1987年11月13日的报纸上刊登的“烈士英名录”有王太荣的名字,王坎玉老人坚持要看看这张报纸。当老人在石家庄日报社的资料室,看到微微发黄的石家庄日报上刊登的王太荣的名字时,禁不住泪流满面,他颤抖的手一遍遍抚摸着报纸,“第一次离爹这么近。”

  追忆当年

  父亲生前战友回忆“战斗一刻”

  上午10点,王坎玉走进石家庄解放纪念碑的会议室,早已在此等候的几位老人一下握住了他的手。几位老人都是参加过解放石家庄战役的老兵,与王太荣同为563团的老战友。“我一看到燕赵晚报的报道,就联系了这几位老战友,希望能够提供线索。今天听说老战友的儿子要来石家庄,我们一定要见一见。”王万金老人曾任563团的组织股长,为了寻找王太荣,多次给本报记者提供线索,“我当股长的时候,曾经整理过一个大皮箱,里面全都是为解放石家庄牺牲的烈士名单,可惜时间太久,我不记得王太荣的名字了。”

  “我能看看你带的烈士证吗?”89岁的陈友林说当时所有的烈士证都是他撰写的,“这个证件不是当时签发的那张了,已经换过证了,所以对这个名字也没有什么印象了。”

  “我们连是全军第一个打进石家庄的尖刀连,连里牺牲了很多人,我当时只有18岁,是团里的卫生员,来来回回抢救了20多趟伤员,不知道有没有你的父亲。”在解放石家庄战役中立了大功的于希贤老人详细地了解着情况,当听说王太荣是在飞机轰炸中受伤时,于希贤老人摇摇头,“那肯定不是我们连的,我们当时往里面冲的时候没有遇到飞机轰炸。”

  苏文禄和崔金耀老人都是解放石家庄战役的一线指战员,“我们是1947年10月12号早上8点开始打,就顺着现在中山路一线打,两个小时就打到了现在咱们所处的大石桥的位置。当天晚上,敌人为了轰炸被我们缴获的物资,出动了很多战斗机,那天晚上牺牲了很多战士,不知道……”

  战火硝烟的战场就在老人们的叙述中一一展现在大家眼前,王坎玉老人眼圈红了又红,“也许爹就是12号晚上受伤的,也许就和面前的几位老首长一起战斗过,爹的样子好像就在眼前。”

  上午11点,王坎玉和几位老人一起来到纪念碑前,为英烈们三鞠躬。“老战友,我们看你来了。”老人们都哭了。陈友林老人当场赋诗一首,“石门解放近七十,遗骨何处不知音。今日令郎拜父墓,幸遇战友如亲人。”

  祭拜现场

  英名录前老人长跪不起

  在石家庄解放纪念馆的英名录上,王坎玉找到了父亲王太荣的名字。老人一下就跪在了地上,虽然儿女们一再搀扶,他也不肯站起来,只是一边哭,一边用手绢擦拭着父亲的名字,一边向父亲诉说着66年的思念。

  “爹,俺带着孩子们看您来了,66年了,俺真想你啊……您走的时候俺才9岁,弟弟才5岁。家里的日子可苦了,都盼着您回来。俺娘等了一辈子也没等着您,娘62岁的时候就病了,病了17年,走的时候是抱着烈士证走的。”说到这儿,老人哽咽着说不出话。

  好一会儿,老人才继续和“爹”唠着家常,“俺找了好多年,本来想把您接回家,看来这个愿望是实现不了了。不过就这样,俺也知足了,回去俺就到娘的坟上去告诉她老人家,俺爹挺好的……”说完,老人坚持要磕三个头,“爹,俺岁数也大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来看您,儿子给您磕头了。”

  声音

  石家庄如今建得真好

  爹为这座城牺牲值了

  离开石家庄的时候,王坎玉老人拉着记者的手一再说:“谢谢晚报,是你们帮我圆了60多年的梦,让我在有生之年能够找到爹。我是第一次来石家庄,这个城市建得可真好,楼又高,马路又宽,我想要是爹活着,看到石家庄今天的样子,肯定很高兴。我觉得爹为这座城牺牲,值了。”记者姚文靖 实习生张建

 

关键词:烈士,寻亲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孙晓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