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

老兵呼吁:“纪念烈士,该定个专门日子”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06 09:33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灵寿县青廉村烈士陵园,曾在当年战斗中做护理员的马姓老人看到人们来祭奠烈士很是激动

  烈士家属来寻亲、老知青回村找根、耄耋老人回忆烈士故事……历时12天、四次赴乡间祭扫、上千人参与—

  昨日(4月5日),“让烈士不再孤独”大型祭扫活动暂告一段落。但参与本次活动的市民说,像这样的散葬烈士墓还有很多,烈士墓和烈士的故事是最好的教育素材,但随着时间流逝,很多故事像这些散葬墓一样,渐渐变得鲜为人知。为此,不少老兵呼吁,为烈士们设立国家公祭日,这是对市民进行国防教育的最佳途径。

  精神在传承

  -更深地体会“烈士”两字含义

  在来扫墓的人群中,孩子们始终是一道风景。没有经历那个年代,课本上的文字又无法清晰地还原,他们根本无法体会到“烈士”两字的含义。

  市民赵先生特意带着5岁的孙子赵鹏洋来祭扫。“带孩子来给烈士扫扫墓,看看他们的遗物,比读多少书都管用。”赵先生说,孙子经常把米饭粒掉在桌子上,这次一定要教育他,这些烈士们那时从没吃饱过。

  赵鹏洋拿着一把跟自己差不多高的扫帚,给烈士墓打扫,像模像样。他不停地问记者,下面埋的谁,为什么会死?记者用最简单的话把烈士的故事讲给他听,虽然似懂非懂,小家伙依然认真地拖着扫帚,忙了一身汗。

  像赵先生一样,家长更多的是想通过扫墓让孩子们能受些教育,现在安宁的生活是烈士们用命换来的。

  老战士的忧

  -故事传到儿子那辈儿少了一半

  因身体原因,91岁的“长沙惨案”幸存者马迎春没能和本报记者一同前往祭扫,特意委托记者前去看看他的战友们。昨日,得知“长沙惨案”还有幸存者后,66267部队的官兵带着营养品来到马迎春家里慰问。一见到绿军装,老人很激动,得知部队官兵随本报到长沙烈士墓祭扫后说道:“真该去看看他们。”

  老人眼圈红了,停顿了许久。“‘长沙惨案’发生在1943年11月19日,太惨烈了,好多兄弟们都没从战场上下来。”说起当年的战争,老人情绪有些激动,身体颤抖着,不时要停下喘口气。“在过长沙村南一条河时,冬天的河水呀,刺得人骨头都软了,很多人还穿着单衣,多数战士就是在那时没上来,有个兵才不到18岁,战斗前还说要是能吃上一顿饱饭,三天不睡觉都成……”

  “我这一辈的人知道的历史故事多,到了我儿子这一辈少了一半,等传到孙子辈,不知道还能剩什么。像我这把年纪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样的历史后人可不能忘!”马迎春老人说,烈士的故事应该代代传下去,不该流失。

  

 [1] [2] 下一页

关键词:纪念烈士,烈士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