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无主井成“补盖行动”拦路虎
因为年代久远,不少“无盖井”即使可以确定井内的管线类型,也很难确定产权单位,最终变成“无主井”。网友供图 “无盖”又“无主”,“补盖”行动遇到拦路虎 三天来,为给民心河畔的一个无盖井“补盖”,石家庄市市容管理考评办公室信息管理科的老何已经打了20多个电话,但依然还“没搞定”。“弄不清归谁管,打了一圈电话也没人认领,只能作为‘无主井’争取在15天内彻底解决好。” 从3月27日开始,老何和同事们几乎每天都会为这样的“无主井”四处奔波。自从“问题井盖”随手拍活动开始以来,石家庄市市容管理考评办公室每天都能接到市民提供的数十条“问题井盖”线索,至少有一成最后都成了“无主井”。 困扰了老何三天的这个“无主井”,位于省会华清街与槐北路交叉口以北100米处的东侧便道上,紧挨民心河畔。3月31日上午,老何根据网友提供的“随手拍”线索到现场进行了勘察。然而,因年代久远,井中的管道类型早已无法分辨,产权单位更无法确定。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老何只能将协调维修的工作派发给裕华区数字城管指挥中心。 “这个无盖井位于民心河区域,不属于我们的负责范围,应由市民心河管理处负责。”裕华区数字城管指挥中心相关人员说。随后,老何又联系了石家庄市民心河管理处。“也不归我们负责,查了附近管网的建设记录,那不是我们设的井。”一位工作人员勘察后如此回复。“到底归谁管?”无奈的老何只能从供水、排水、供气、公交等单位逐一查起,联系了20家单位,却始终没有一家“认领”这个无盖井。 同样的故事也在唐山、保定等地不断上演。“现在,‘无主井’就像一只拦路虎,严重影响着城市‘补盖行动’的开展。”唐山市城市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和老何一样,深有同感。“找到产权单位,补一个井盖最多只需48小时,最快90分钟就能搞定。可遇上一个‘无主井’,从发现到公示再到‘补盖’,至少要15天!” 建设管理“两张皮”,找到“娘家”不容易 “建设和管理上的脱节,让很多原本‘有主’的城市窨井最终变成了‘无主井’。”笔者从石家庄市城管委了解到,新修路段和小区产权移交不彻底,是“无主井”产生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长期以来,城市街道路面上的井盖在施工时由有关承建部门负责,建设完成后按照种类不同,分别交由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热力等部门管理。小区范围内的井盖则分别由开发商和物业公司负责建设、管理。其中,只要有一个环节“脱节”,井盖的“娘家”就很难找到。 近日,唐山市建华道立交桥下的3个无盖井,就因这样的“脱节”成了“无主井”。 连日来,不少唐山市民在建华道立交桥下沿南侧辅路前行时发现,立交桥西口至东口之间有3个“无盖井”每天都张着“血盆大口”威胁着来往的车辆行人,另有两个井盖也已被碾碎,只剩下一些手指粗的钢筋和上面的水泥块还勉强保持着井盖的模样。有细心的市民仔细查看了附近的有盖井后发现,这条路上大多数井盖都写有“污”或“雨”字,归唐山市城市排水公司管辖。“这一路段确实是我们的管辖范围,但目前,这些无盖井还应该归施工方负责。”4月1日,唐山市排水公司市区管网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当初在道路施工阶段,这一路段的排水管网建设因为不达标,至今都没能通过验收,产权尚未移交到排水公司。随后笔者虽多方询问,但是依旧未能找到施工方。 破解“无主井”管理困局,“确权摸底”是当务之急 城市管理手段的更新速度,“跑不赢”城市建设的飞快脚步———近日,笔者在石家庄、保定等地调查发现,当前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数据“普遍过时”是“无主井”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据了解,石家庄2009年开始建设数字城管系统之初,曾对市区二环内大街小巷上的约15万个井盖进行了编号,对所属单位也都作了明确。然而,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井盖位置不断变化、井盖数量不断增加,当年的数据早已“落伍”。 “目前,全市到底有多少‘无主井’,谁也说不清。”石家庄市市容管理考评办公室信息管理科一位负责人告诉笔者,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小区,是目前“无主井”集中的重灾区。 底数不清,分布不明———这样的“无主井”管理困局,在保定更为严重。在保定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中心,不仅“无主井”的数量无法确定,连全市到底有多少井盖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现在,急需进行一轮新的全市数字城管系统普查。”4月2日,该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红彬感慨地说。 管好“无主井”,“确权摸底”是当务之急。我省多市启动“补盖行动”以来,“无主井”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城市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期,石家庄市正在准备开展新一轮数字城管系统普查,对井盖等城市“零部件”进行清晰登记。同时,还计划将监控范围扩展到二环以外,并逐步将小区纳入监管范围。 |
关键词:盖井,补盖,行动,石家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