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专题库>>专题新闻

699万!“最难就业年”迎公平竞争大考

http://www.hebei.com.cn 2013-05-28 14:46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110多份简历、笔试和面试不超过10次、求职三个多月,至今还没签约……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达到699万,招聘岗位却比往年下降15%,一涨一落使得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

  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通知,要求拓宽就业渠道,大力促进就业公平。然而,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学校、性别、疾患等规定,仍让部分大学生感到,这些花样百出的就业门槛令人心忧。

  是用人单位太挑剔还是大学生求职要求高?

  四处散发的求职简历,一双双渴求用人单位签约的眼神,排着长队只为递上自己的简历……在上海举行的一场大学生招聘会现场,拥挤程度如同春运时的火车站。

  在太阳底下排了近1小时,江西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易锋才进场。“我参加了十几场高校专场招聘会,提交了110多份简历,得到的笔试和面试机会加起来不超过10次。”

  “2013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为历史最高,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钱静峰说,“一毕业就失业”的氛围笼罩着职场新人。

  一份针对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本科毕业生为35%。

  是用人单位变得挑剔了,还是大学生的就职要求变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相比2001年的114万大学毕业生,12年的时间人数涨了7倍,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与此相对应,受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摩擦、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影响,就业岗位数量逐年减少。“现在光伏产业进入寒冬,不少企业的招聘也处于半停滞状态。”武汉市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外贸、金融、制造等行业招聘人数也下降了两三成。

  一面是找不到工作,一边企业却找不到合意的人才。合肥一家私营模具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这几年一直没有招到合意的技术人员,月薪4500元左右,本科、大专都不愿意来,现在只招到一个中专生。

  三大“就业门槛”加剧“史上最难就业季”

  为确保在史上“最难就业年”高校毕业生们能够公平就业,近期教育部和国务院办公厅接连下发通知,明确规定“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

  然而,记者在应届生求职网、智联招聘等求职网站上浏览发现,很多企业的招聘公告都注明了仅限本地户籍或者本地户籍优先,甚至是仅限当地生源。此外,毕业生们还要面临性别、相貌、身高、疾患等种种歧视。

  诸多限制门槛成了一些毕业生就业路上的“拦路虎”。

  ——身份:学历查三代

  安徽大学法学院研究生陈好运本科是当地的一所二本院校,应聘一国家重点高校辅导员招聘,自认为条件相当符合的陈好运连考试资格都没有获得。疑惑不解的他多方打听才知道,学校在简历筛选过程中,直接将本科和硕士不是211、985院校的学生剔除在外。

  ——性别:宁要男不要女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陈玲芬把自己的qq签名改为“生男生女不一样!!!”“自恨不是男儿身”,一心想进高校当辅导员或者进企业做人力资源的她,考取了助理社工师证等多个资格证书。在应聘浙江方太厨具企业的人资岗位时,企业选择了各方面不如自己的男生。

  江西一所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说,保守估计,今年他们学校女生就业率要比男生低20个百分点。

  ——疾患:拒之门外

  我国已经明确禁止就业体检检查乙肝,但违规检查最高仅1000元的罚款,对于用人单位无震慑作用。“按照岗位体检要求,我全部达标,但还是被用人单位拒绝了。”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抱怨说。

  江西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人说,尽管国家出台规定,但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一些歧视性的规定不可能短时间改变,“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相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即便有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学校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实现就业公平梦还要多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丁大建认为,社会公平首先应是机会公平。在就业领域,用“院校、户籍、性别等门槛”来区别对待高校毕业生过于简单粗暴,会剥夺多数毕业生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不利于社会选拔多样化人才,也不利于社会阶层流动,对实现高等教育结果公平,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

  “在当前劳动力市场过剩的情况下,企业必然会‘百里挑一’,为选人用人设置较高的标准。”一些专家提出,适应社会变化,我国高校还应尽快调整学校定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以及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主动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新格局。

  不久前公布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英语、法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一些热门专业,竟然连续三年位居本科失业人数最多的前10名。

  钱静峰分析认为,从最初的热门变成如今就业的冷门,反映出我国高校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实践课程、机会太少,理论性东西太多”,导致人才与就业市场需求不符。

  专家称,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是富有活力、充满梦想的一代,他们希望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接连曝出的“萝卜招聘”,无处不在的就业门槛,让他们深感实现梦想障碍重重。社会应该为他们营造公平的大环境,助力年轻一代实现梦想。

  -连线声音

  最难就业年,别苛责“我”心态差

  毕业季,一个庞大的群体又将离开校园,面对就业,他们中定会有不少人要度过这个忐忑的夏天。但是699万毕业生遇上这史上最难就业年,作为躬逢者,总觉得不能如某专家所言,苛责“我”就业心态差。

  没错,在中国可能并不缺乏岗位,但消费型行业比其他行业吸收毕业生要多,而大学生需要的不只是面包,还有面子。9年义务教育,3年高中,4年大学,16年的青春,这注定会让这个群体里的很多人不愿从事简单的苦力活。集全家之力于一身,发愤读书十余年励志成为“凤凰男”的人更是如此。跳出“农门”,这背后的压力,让他们的选择窄化。不是他们怕吃苦,也不是他们找不到面包,而是他们更需要维护一个家庭背后“大学生”的面子,这也算一种无奈的责任。

  事实上,与心态相比,公平背后的背影与背景之战才更应该受到关注。因为“别人有的是背景,我们有的只是背影”,这已经不是什么虚拟的电影台词。有人也许会说,这放大了社会的不公。但是,瞧瞧火箭提拔的徐滔,1985年出生,工作五年,历经九个职务,最短一个院职仅为一个月,报考的是郴州2012年县处级领导干部公选,反而在2012年12月当选为湘潭县副县长,从正科级到副处级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有背景者无所谓就业,这是“现实”。

  再者,时下,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在强调学以致用。只是强调和做往往不是一回事,因为很多大学课程脱离了学以致用的轨道。如此,大学毕业季,才会出现专业和工作是两码事的怪圈。

  最后,在中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似乎只是课,而课很多时候只是脱离实际的口语教学,它们与“赚分游戏”相关。而与此不同的是,香港和国外的大学却用行动来点指导的题,尽力为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求解。比如,香港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就是适应市场,有的放矢的。他们让专家坐阵,实战演练。并且,大学生就业有直通车。此外,他们还建立“援助毕业生模式”,注重职业测试。

  对于正逢毕业的新青年们来说,就业是横在他们未来追求前的一道槛,这种压力感是局外人所未知的,请别简单地苛责其就业心态。

  如何对这体现社会脉搏跳动的话题先进行应急处理才是正事。(文峰)

关键词:最难就业年,就业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