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社会法制

[石家庄蓝天行动] 绿色出行的脚步有多“沉”?

http://www.hebei.com.cn 2013-10-28 08:30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一组比较中西方生活方式差异的图片在网上热传,其中一组关于交通的照片令人深思:上世纪70年代,国外小汽车是主要的交通方式,而当时的中国则是自行车的“天下”;到了2006年,自行车成了西方国家注重的出行方式,在中国则是四个轮突突冒着尾气的小汽车横行。在全球都在关注大气环保的今天,为何国人却越来越依赖汽车代步?这样一个简单的对比,是否能引起我们更深的思索?

  直击:

  都市一族对机动车的依赖

  在城市交通四通八达的今天,汽车似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家庭生活水平的标准。不少家庭经济状况改善后第一件事就是买车,一些手头资金不宽裕的家庭甚至贷款也要买车。在不少人心里,汽车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件必备品,一旦拥有,立马上瘾。

  陈先生和爱人是省会普通工薪阶层,两人月均总收入不足5000元,虽然没有住房贷款压力,但今年4月份宝宝出生后,两人每月的工资除去日常开销已所剩无几。然而,上个月陈先生却做出一件让人震惊的事:将自己手头仅有的3万元固定存款取出来当作首付,买了一辆价值10万元的汽车。

  陈先生解释:“车虽然是消耗品,但却是必需品。现在周围亲朋好友家家都有车,一起出去玩,只有我们是蹭车的,感觉很别扭。现在有了孩子,不好意思再蹭车了。其实自己也知道开车不仅对环境有害,如果不额外运动,对身体也有影响,但体会到有车的方便后,居然上瘾了,干什么都离不开。”有了车之后,陈先生一家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原来没车时,近一点的路都是步行,远点的不是打车就是坐公交,逛街很少去公交或打车不方便的地方。但有了车后,无论远近都开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就连去菜市场买菜都是开车去。”陈先生坦言,如今对汽车的依赖,是他之前从未预料到的。

  采访中记者发现,汽车正成为人们继住房之后第二大渴望拥有的目标。资料显示,2008年市区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6.64辆,短短5年里,这个数字翻了两番。而随着汽车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普通家庭追求“有车”的同时,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高收入群体,则开始转向追求大排量的“豪华车”。

  目前国家对小排量节能环保汽车,从降低购置税到提供补贴,显然是在大力鼓励居民的价值取向。然而记者在省会街头发现,排量在1.8升以上的私家车遍地都是,尤其是近两年,以越野车、商务车为首的大型动力车型更是随处可见。以前街头穿梭的大排量豪华轿车,多是公务用车或者商务用车,但近两年私人用车的比重正在日益剧增。”某汽车品牌4S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不少品牌汽车都推出大排量汽车,今年推出的一款越野车,刚上市时差不多进一辆卖一辆,“十一”前后甚至供不应求。“我也知道大排量汽车耗油多,使用成本高,驾驶这种车辆到郊区兜一圈的感觉,确实是小排量汽车不能比拟的。目前开着这种车在朋友圈里,是一种时尚。”谈起为何购买大排量汽车,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的叶先生笑着说。

  尴尬:

  无车日开展7年之久 却始终难入人心

  2013年9月22日,“世界无车日”,也是中秋小长假的首个工作日。当天上午9时30分左右,记者走上街头,虽然中山路限行路段出现了难得一遇的“车马稀少、道路畅通”的场景,但是与之相邻的裕华路与和平路,却是“堵成一片”,信号灯附近的汽车“长龙”也随处可见,丝毫没有人们期望中“无车日”的畅通。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十几位车主中,将近一半表示并不知道当日是“无车日”。部分车主虽然知道,却对这一倡导不以为意:“不走限行的那段路就可以了,总不能因为是‘无车日’就不出门吧。”甚至还有车主表示:“马路上来来往往这么多车,多我一辆不会影响什么。”“设立无车日的初衷,旨在倡导绿色出行,提倡低碳环保。但是,从实际实施的情况来看,无车日更多地沦为了一句口号,既没有多少人绿色出行,更没有激起很多人的节能意识。”望着眼前川流不息的车流,一位交警无奈地说道。为何历时7年,“无车日”仍然没有深入人心?曾担任过“无车日”交通指挥志愿者的小刘认为,无车日太流于形式,只靠放几个路障牌,打几个条幅来提醒就算完事。再加上每年限行的路段和时间都比较短,所以才会导致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无车日”的存在。“今年北京无车日那天,设立了3个无车区,限行时间从10时到22时。但是在石家庄,只限制了中山路一小段路程,时间也只有两个小时,根本起不到作用。”在小刘看来,市民对“无车日”的淡漠,也源于对汽车尾气污染的不了解,不知道尾气可以给环境带来这么大的危害。

  探因:

  是什么阻碍了绿色出行的脚步?

  谈起绿色出行方式,大多数人的选择会以公交、自行车、步行为主。在西方国家的市民短途交通放弃小汽车,转而依靠更加环保的自行车出行时,国人却在从自行车队伍蜂拥冲向汽车驾驶的行列。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人们绿色出行的脚步?

  慢车道越修越窄交通资源未公平分享

  “市区道路不断拓宽,但留给自行车和行人的空间却越来越小,大家都知道绿色出行健康又环保,但现实情况却是,绿色出行有可能威胁生命安全。”去年刚刚买车的刘丽告诉记者,她其实一直不想买车,但去年骑自行车遇到的一场小事故让她改变了主意。“如果你仔细留意,留给双脚的路确实越来越窄了。就拿建设大街来说吧,和宽阔的机动车道比起来,自行车道只有一个车道的宽度,3辆自行车并行都要小心翼翼,偶尔还得警惕突然插进来的机动车。”在刘丽的指引下,记者发现,在槐北路、槐中路这些小街道有些路段,甚至都没有自行车道,自行车、电动车与机动车混行成为常态。而其他部分街道虽然划分有自行车道,但上面还画着长长一排停车位,留给自行车的宽度甚至不足一米。“和以往相比,现在在马路上骑行已经找不到那份‘惬意’了,反而增加了许多‘紧张’。所以,还是开车比较舒服些。”刘丽说。

  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不完善

  在市民吐槽自行车、步行屡屡受挫时,不少市民反映,上下班高峰期打车难、公交太挤等因素无形中也影响着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绿色环保方式。

  在青园街谈北路交叉口附近上班的周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周围公交车少,他出门谈业务都是打车,但近两年明显发现,在这条路上打车越来越难。“有一次下午2点多,在青园街足足等了20分钟,都没看见一辆空驶的出租车。”

  而对于经常乘公交出行的市民来说,上下班高峰无疑是一场“噩梦”:“像1路、10路这些热门公交线路,一到上下班高峰就人满为患,特别是到下雨天,连挤都挤不上去。”王女士说,所以平时她选择开车上下班,不过,她也表示,如果公交出行的便捷性、舒适度提高一些,她还是愿意坐公交车,“毕竟坐公交比开车省心多了,还省钱。”

  对策:

  绿色出行亟需还路权于自行车与行人

  目前机动车污染已经成为石家庄城市中增长最快的空气污染源,并成为石家庄市大气环境污染主要因素之一,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根据环境监测资料分析,石家庄城市的空气污染已由“煤烟型污染”转向“煤烟和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环保人士纷纷提议,缓解大气污染难题,应加大绿色出行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爱护环境保卫环境的意识。“如果每天都有人能够放弃开车,不仅污染源会减少,而且由于汽车数量减少带来的拥堵减少,车速肯定能够提高,这对每辆车改善排放也有很大影响。”一位从事多年尾气监测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

  而实验结果表明,城市道路上如一辆车频繁起步停车,以平均速度每小时20公里行驶,与在正常路口短暂起步停车、时速40公里时相比,其一氧化碳和碳氢的排放总量要高出1倍,而如果行驶速度低于每小时10公里,不仅污染物排放增加一倍以上,而且油耗也要增加60%到70%。“当然,提倡绿色出行的前提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路权于自行车与行人。只有市民绿色出行途中感受到方便、舒适,才能让越来越多人放弃机动车驾驶,加入到绿色出行的队伍中。”谈到这里,该人士提到近日北京刚刚发出的地方标准《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意见稿)》,认为石家庄也有必要效仿该规范。
    据了解,北京新的《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将强化行人、自行车、公共交通的路权,提高无障碍标准,改善交通弱势群体的出行条件。其中行人和自行车的路权,将定义为最高级优先。规范中明确要求,今后新建城市道路两侧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内,不得设置机动车停车泊位。而为了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环境,规范还提出鼓励绿色低碳出行,北京市将在CBD、金融街等重点地区、重点大街和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建设步行、自行车示范区。制定自行车停车设施规划管理办法,近期重点在主要公交车站、轨道站点及客流集中地区,设置一批自行车停车设施。“近些年,我国城市自行车出行比例一降再降,北京市已由2000年的38.5%下降至2012年的不足15%,这也是众多城市的缩影。石家庄的拥堵现状虽不及北京,但在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未雨绸缪,提前加快自行车、步行、公共交通出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许取得的效果将更直观,也将为今后城市的发展打下优质基础。”(记者康英  王萌)

关键词:绿色出行,蓝天行动,石家庄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