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专题库>>专题新闻

西部冬寒青春花红 保定学院支边青年扎根新疆情意浓

http://www.hebei.com.cn 2014-05-06 15:0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从2000年至2013年,保定学院为西部基层教育输送了近百名大学生志愿者,数人扎根新疆、西藏、贵州、重庆等地,教书育人,在西部安家。其中,前后赴新疆巴州且末县的24名支教者,至今仍在当地教育一线。2014年春节,在新疆且末县的保定游子彼此陪伴,带着家人、学生的祝福,在异乡过了一个温馨幸福年。

  亲情:全家团圆,哪儿都是家

  2003年,保定学院中文系毕业生赵艳菊奔赴新疆且末县,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任教至今。在她的影响下,2005年,她的弟弟赵国宝从保定学院政法管理系毕业后,也奔赴且末,任且末中学政治教师。姐弟两人都在新疆教书育人,与当地学生、家长的感情日益深厚。深思熟虑后,姐弟俩决定留在新疆,于是把父母也接到了新疆定居。

  现在,赵艳菊与赵国宝都已各自成家。每年春节,他们都会团聚在赵国宝家中。没有返乡的保定学院的老同学们,也会聚到赵家包饺子,吃年夜饭。2014年除夕,阖家团圆时分,赵艳菊高兴地说:“全家团圆了,到哪儿都是家。”

  如今,在新疆的支教者们大多有了自己的家庭,且末已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大年三十,2000届毕业生庞胜利和儿子一起,贴上了红红火火的对联。看着快到自己肩膀高的儿子,庞胜利感慨道:“来且末10多年了,当年的毛头小子今天已为人父,责任和担当是我体会最深的两个词。”

  校友情:同窗支教亲如一家

  新疆距保定路途遥远,春运期间一票难求,很多支教者在且末过年。他们常聚在一起,互相陪伴过春节。十几年来,他们就像彼此的亲人。

  马年除夕,支教者李桂芝、井慧芳与赵艳菊姐弟一起陪老人包饺子过大年。她们三人都毕业于保定学院中文系,赵艳菊说:“我们既是同学、同事,更是姐妹。”

  2000届化学系毕业生周正国也与老校友一起过除夕。“我们五个家庭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回忆着大学的美好时光,畅谈着来且末的这些年,感慨万千。”席间,老校友们举杯庆贺新春,周正国说:“一年又过去了,为青春豪情,为这片热土,为精彩人生,我们干杯!”

  这些异乡老友一起守岁,在马年钟声敲响之际,他们带着孩子到室外燃放烟花,共贺新春。

  师生情:笑容洋溢过年的欢乐

  大年初三中午,几名去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到侯朝茹老师家中拜年。2013届的且末中学高中毕业班,是侯朝茹、庞胜利、辛忠起三位保定学院支教者共同搭班带出来的。

  大眼睛姑娘依丽米努尔考取了中南大学,一见到侯朝茹,便迫不及待地跟老师谈心畅聊,讲述着自己的大学生活。

  现就读于新疆财经大学的酷小子艾孜买提,为大家分割好了维吾尔族美食烤全羊。

  帅小伙瓦日斯江考取了新疆师范大学,合影时他搂着辛忠起老师的肩膀,那亲切自然的样子不像师生,更像朋友、亲人。

  在给母校的信中,侯朝茹曾说:“我会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为学生们付出爱和智慧。”从2000年到且末任教至今,侯朝茹已在新疆过了12个春节,对她而言,师生欢聚是最珍贵的新年礼物。

  过年期间,学生们也相约到李桂芝老师家中拜年。在新疆多年,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已将她当做自己的汉族妈妈,这源自她对学生的真切关爱。

  2006年,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到来前,学生努尔曼在日记中写道:“节日,本是让人高兴的日子。看着别人高高兴兴地穿戴一新,可我却连一双新袜子都没有。”李桂芝上街买了新衣服、袜子、手套,送给了努尔曼。

  14年来,李桂芝曾获“三八红旗手”、“优秀班主任”等称号。她珍惜荣誉,更珍惜师生情谊。马年春节,与学生们欢聚一堂,李桂芝开心地说:“过年的欢乐就在孩子们灿烂的笑容里,看着他们的高兴劲儿,汗水啊、辛苦啊,统统可以忽略不计。”

  本报冀中版记者 李倩

关键词: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扎根,新疆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培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