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专题库>>专题新闻

【特约评论】保定学院毕业生:青春无处不开花

http://www.hebei.com.cn 2014-05-06 16:53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汪金友

  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事让你感动,总会有一些人让你崇敬。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就是这样一些人。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之花,装点了西部的风景,创造了灿烂的人生。

  自2000年以来,河北保定学院先后有近百名毕业生,选择到新疆、西藏、四川等地任教。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生的选择,不是短期的镀金,而是长期的坚守。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经在那里成婚安家,扎根开花。他们的到来,给那里的教育带来了生机,给那里的孩子带来了希望。他们的坚守和奉献,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有的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有的被评为“三八红旗手”,还有的荣获“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保定学院中文系毕业生赵艳菊,已经在新疆且末县任教11年。听她介绍,保定学院前后有24名毕业生来到这里支教,并一直奋斗在教育第一线。每年春节,没有返乡的老同学们,都会聚到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他们说:“到哪都是家,彼此是亲人。”他们说:“为青春豪情,为这片热土,为精彩人生,我们干杯!”

  看到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的事迹,笔者由衷地产生一种自豪感。因为笔者也是河北人,这些奔赴西部扎根边疆的支教大学毕业生,为保定学院添彩,也为整个河北增光。河北是一个经济大省,也是一个文化大省。近些年来,每年高考,都有几十万人进入大学校门。毕业以后,他们分赴全国各地,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到西部支教,则是他们中的勇敢者和佼佼者。这些有志青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河北对西部的人才支援和文化支援。

  但也有一个不得不想的问题,假如我现在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我会去西部吗?假如我的孩子大学毕业,我会同意他去西部吗?可能,我不愿意去,也不会同意自己的孩子去。因为那里太遥远了,太艰苦了。哪怕收入低一点,房子贵一点,道路挤一点,我还是愿意留在大城市。因为这里不仅生活方便,而且机会更多一点,空间更大一点。

  而如果大家都这样想,谁去西部呢?保定学院支教群体的无私和高尚,也就在这一点。他们也是品学兼优的学子,也是父母疼爱的孩子,也有留在城市的机会,但听到国家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召唤以后,他们调整了人生的方向,放弃了舒适的环境,打起背包,告别家乡,毅然决然地奔赴边疆,奔赴基层,奔赴艰苦,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我们应该感谢这些支教的学子,也应该感谢他们的父母。保定有这样一对夫妻,10年前,他们把女儿送到了新疆且末县支教;5年前,他们又把大学毕业的儿子送到这里。为了解除儿女的后顾之忧,两年前,夫妻俩也迁入到新疆且末县定居。一家河北人,变成了一家新疆人。

  生命能不能绽放,青春能不能开花,往往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岗位的选择,二是奋斗的方式。自己想去的地方,不一定需要自己;需要自己的地方,自己不一定想去。而只有把需要自己的地方,变成自己想去的地方,才能大展宏图,有所作为。每个人都在奋斗,但奋斗的环境、方式和效果却截然不同。相对而言,越是艰难困苦和无私无畏的奋斗,越容易磨砺自己的意志,爆发自己的创造力,感染他人并推动社会。

  李大钊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保定学院的支教者们,以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赢得了幸福和尊重。

关键词: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李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