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出路在农民之外
“农业的出路在农业之外,农民的出路同样也在农民之外,不能就贫困谈贫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院长王慧军代表认为,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短板”在农村,“农业不能只停留在第一产业的层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 走出传统的农业产业 记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那么,河北当前的贫困状况如何? 王慧军:河北的贫困区主要集中在三个片区:燕山———太行山地区、环京津周边地区、黑龙港地区。这三个地区的贫困状况又不尽相同:燕山———太行山地区和环京津周边地区生态条件比较恶劣,长期以来投入资金和人力不足,大量优秀劳动力转移,留在村里的基本上是老人、留守儿童和妇女;环京津地域主要是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受京津的虹吸效应影响,造成了资源流、人才流、经济流的城乡倒流;黑龙港片区没有任何资源,还是传统的农业区,总是在第一产业生产产品的范畴上徘徊不前,农民的收入自然就上不去。 记者:对于这三类地区的不同情况,应该怎样走出一条发展的路子? 王慧军:应该按照区域自身资源禀赋条件,分类进行指导。同时要从传统的农业产业当中走出来,发展商品型农业。如果把传统的农业变成一种商品型农业,从产品发展成食品再到礼品,就会使农业从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地位中走出来,农民的生活状况就要好一些。打个比方,经济学上有个咖啡豆原理,要冲成一杯咖啡需要3个咖啡豆,价值3分钱,属于农业经济,加工成一袋咖啡,价值1毛钱,属于工业经济,冲成一杯咖啡是1块钱,属于商品经济,而到五星级酒店喝一杯咖啡就是10块钱,则为知识经济。这样,从农业经济到商品经济的差价就是9块钱。 产品农业进入礼品农业,就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像张家口有丰富多彩的农产品,如谷子、马铃薯等,这些都是中国人的传统食品,营养价值很高。现在常见的高血压、心血管病,都是吃出来的。从科学上分析,小米的营养价值是小麦玉米的两倍。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农产品经济发展为礼品经济是农业产业升级的重大机遇。当然,其他地方也同样可以找到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产品升级之路。 走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路径 记者:怎样将传统农业发展为商品型农业? 王慧军:农业产业一定要升级,利用生态文明的机会,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现代休闲、旅游业等,这不仅是新型农业业态,而且也是富民项目,同时还可以搞一些配套服务业,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辐射到每村每户,农民脱贫致富就有了生活来源。 未来的大趋势是,要走现代生态农业的路径。比如张家口,现在农业用水占到80%以上,不管是农业现代化也好,还是城镇化也好,必须走节水农业的路子。节水不但是水的问题,还关系到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多数是用水不当所造成。河北的产业布局,一定要以水资源为支撑力,把农业用水降到60%以下,否则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没有来源。 记者:发展现代农业还包括哪些方面? 王慧军:随着农业的发展,还要发展具备现代农业法人的组织形式,培育农业公司、合作社以及社会化的一些服务组织,以产品为主线,产前、产中、产后形成完整产业链条。需要农民、企业家、科学家的握手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经济,而不能是博弈经济。 农业应拓展多功能性,创造消费型农业。同时,还要注重文化元素向农业的注入。比如,张家口有长城文化,在长城上有个大境门,大境门是商贸流通陆地口岸,说明自古以来张家口人并不保守。如果将非物质文化、饮食文化要素注入农业,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不能就贫困谈贫困” 记者: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趋势,您怎样看待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问题? 王慧军:现在贫困的重点在农村,农村人口众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应该同步考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问题,不能就贫困谈贫困。如果城镇化率达到60%,中国的贫困压力自然就小了。如果总是把贫困重点放到村一级的话,资源配置明显不合理。像坝上地区一个行政村包括十几个自然村,在这种条件下扶贫,是走不出贫困的圈子的,应该整体上有个规划。再如一些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可以考虑移民。 记者:农民进入城市,您觉得是有效的脱贫路径吗? 王慧军:是。农业的出路在农业之外,农民的出路同样也在农民之外。中国人多地少,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只有将农业人口转移出去后,农村才能形成规模化经营。但前提是不能剥夺农民对土地的产权,不能让农民进了城就变成失地农民。像印度实行了土改之后,农民卖了地涌进城里,很多人变成了乞丐、流浪者。我们国家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给农民集体经济产权、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确权,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您认为农民融入城市之后需要最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王慧军:城市不单单是一个居住地,首先要有产业聚集,然后才有人口聚集,要让农民到城市里有事可做。也就是说,城市化不是单纯的上楼,而是要让人安居乐业。先就业,再安居。因此,农民进城之后,就业是第一位的。 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不能靠等 记者: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您怎样看待科技在农业中的作用? 王慧军:没有科技,农业就很难实现现代化。过去,我们考虑的是让农民种什么的问题,现在应该向消费型科技转变,从种什么种子、用什么肥料的服务转到高一层次的决策、咨询服务。注重信息和技术的直销,农民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耳朵,更多的还是要做一些示范性的科技项目。 记者:要想实现科技种田,那么,提高农民素质是否也是关键的一环? 王慧军:要想种好田,需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农民掌握技术的能力,让农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要做好农村职业教育,以技能型教育为主,使每一个人掌握一个专门的技能。 记者:职业化农民是将来的发展趋势吗? 王慧军:是。农民在国外也是职业农民,从事农业不应与其他职业有差别,也要有专业技能的人来从事这一行业。在国外,从事农业专业工作必须经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只有将农业当成一种职业,才能做好农业。 记者:除了科技等外力扶持外,您怎样看待贫困地区农民自身的脱贫动力?王慧军:扶贫最主要的就是扶志,贫困地区的人应该有脱贫致富的志气,不能靠等,等是等不来的,需要靠农民的内生动力解决贫困问题。而政府部门要做的是,将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 |
关键词:两会,农民,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