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市700多人骨灰撒大海 今年海葬活动4月份进行
现年50多岁的市民牛先生说,他是桥西区东里村人,兄弟姊妹6人。伴随着城中村改造,他们的观念正悄然变化,认为海葬是最好的一种殡葬方式。因此,他报名参加了今年的海葬活动,准备把父亲的骨灰撒入大海。而且自己将来百年后,也要像父母一样魂归自然。 现年53岁的市民郭全先生,母亲2000年病逝,父亲则病逝于2011年,他根据父亲的遗愿,也报名参加了今年的海葬活动。 传统观念一度让绿色海葬遭遇尴尬 近几年来,石市在倡导海葬等绿色殡葬方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从2010年开始,不再向参与海葬市民收取600元的骨灰费,如今为海葬者建了纪念碑等,都有力推动了海葬活动。然而与上海、沈阳、北京等城市相比,石市的海葬观念仍显得很保守。石市殡葬管理处副处长张波、人民纪念堂戴玉林主任介绍,目前,人民纪念堂存放着2.5万多份骨灰,市殡仪馆每年火化9000多具遗体,可选择海葬的人,14年才700多人。而大连地区,每年的火化量约为3.8万具,选择海葬的占城市死亡人口的1%。这一比例位居全国前列。 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树声认为,从全国情况看,一些人还有“厚葬薄养”、“入土为安”的思想,尽管对父母生前照顾未必周到,但葬礼一定要办得体面排场。因此,很多人宁可去高价购买墓地,也不愿意采用更时尚、更简洁的“绿色殡葬”方式,生怕被人说没面子。 张先生是一名大学教师,当记者问他是否能接受为先人海葬时,他表示如果是先人的意思则必须尊重他们的意见。如果老人没提出这样的葬法,你这样做了,以后就会觉得愧对老人。“中国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你!”张老师说。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年轻人,他们表示,在今后自己的埋葬方式选择上,能够接受生态环保概念。但是对于老人,大部分还是像张老师一样,选择传统的殡葬方式。大学生李杰说:“虽然海葬看上去很美,但是选择墓葬还是有面子些!” 讲述 海葬更无后顾之忧 现年52岁的李朴先生,就职于省体育局运动技术学校,弟弟也是一位老师。他们的父母都在省体委工作,2009年、2011年,两位老人相继去世。李朴说,父母喜欢大海,生前就觉得海葬既环保,又节约土地,表示自己去世后孩子们要把他们的骨灰撒入大海。父亲去世后,骨灰曾寄存在人民纪念堂。母亲听扫墓回来的李朴说,纪念堂的骨灰盒很多,有些后人长期不来祭奠,最终会被工作人员处理掉。这就更加坚定了母亲海葬的信念。因此,2010年,他们为父亲进行了海葬。母亲去世后,李朴兄弟先把母亲的骨灰存放在纪念堂,然后在2012年4月,随同石市第14次海葬活动,也把母亲的骨灰飘洒进碧海,让父母亡灵在滚滚东去的大海中相聚。 李朴记得,他们3月初到人民纪念堂报名申请,3月中旬便接到电话,通知他们海葬活动时间。然后提前一天把父母的骨灰盒取出来,交给工作人员集中保管。次日,参加海葬的亲属乘坐大巴到天津塘沽港,再乘坐海葬船,通过特制的漏斗,把亲人的骨灰连同花瓣一同撒入大海。早晨6时出发,晚上6时回到石家庄,非常便捷。 “魂归大海,大海是什么,是巨爱,是可以包容一切的容器。落入海里的,不意味着幻化,而是永远与天地同在。”李朴说,自己百年后也要海葬,而且还要捐献遗体。 现在50岁的张京起先生也表示,墓葬20年一个周期,将来父母的亡灵在墓穴的变换中,也不知魂归何处。与其如此,“还不如把老人的骨灰海葬了好!”张京起说。
|
关键词:海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