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给择校热“高烧”降温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11 07:04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教育公平一直是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今年石家庄两会上,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不断完善教育制度也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不少委员深入有关部门和学校进行座谈走访,分析症结所在,就加强物化资源、教师资源、生源配置等提出建议,希望努力推进石市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的提升。

  现象:

  择校愈演愈烈,择校费越来越高

  目前,省会城区共有小学205所,初中90所,均由区级政府管理。石家庄规定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各区制定所属中小学的招生区域,但由于各种原因,学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2001年起,择校生明显增多,为上优质学校,家长挖空心思找关系,不惜交高价赞助费,使择校愈演愈烈,择校费越来越高。

  对此,民革石家庄市委在提案中指出,中小学校择校现象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择校热破坏了正常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同时,择校热加重了家长负担,也破坏了国家的义务教育政策。而且,择校热扩大了阶层差距,是引发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此外,择校热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妨碍了新课程的推行。另外,择校热易于引发教育腐败。尽快给择校热降温,公平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是教育实现均衡发展的当务之急。

  提案指出,为解决择校问题,石市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出台了《石家庄市教育局关于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5年规划等文件,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规定校长、教师要分批进行交流,今年又规定小升初严格实行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公办学校禁止收择校费等,这些措施对缓解择校热起到一定作用。

  探因:

  择校热源自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择校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区域间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的。”民进石家庄市委曾深入有关部门和学校进行座谈走访,他们在提案中指出,近年来,石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各级财政可支配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导致区域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别明显,造成区域间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政府虽然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招生采取“就近入学原则”,但现实中择校情况依然存在,一些家庭为了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不得不选择这些“高价学校”,加重了生活负担。

  他们指出,目前,石市教师队伍从市直到各县区都存在缺编不补现象。为确保正常教学活动开展,学校不得不聘请代课教师上课。聘请临时代课教师工资主要由学校自筹,每年需支付代课教师工资达数千万之多。这部分资金只能通过学校收费筹集和挤占公用经费,进一步加剧了学校资金的紧张,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学校乱收费,影响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水平的提升。

  同时,民进石家庄市委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各项教育经费投入总额全省第一。但由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仅为12%左右,加之市域人口众多,导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全国4%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与省内其他设区市相比依然相对落后。“目前,很多新建小区配套教育设施都严重滞后。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人口规模达到3000户的住宅小区原则要求配建小学。从石市情况看,部分已建和在建小区配套学校应建不建问题突出,给义务教育和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带来严重影响。”提案指出,近两年随着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大批新建小区不按规划要求配建学校问题更为严重。同时,国家对教育设施在面积、容量、规模、质量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目前石市一些住宅小区虽然建设了配套学校,但占地规模、建筑面积等未按审批要求进行建设,开发单位随意压减教育设施问题突出,建成后沦为“麻雀学校”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另外,对于开发单位负责建设的配套教育设施,国家明确规定要与首期工程一并施工,同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验收合格后无偿移交辖区教育部门管理使用。据有关部门反映,石市尚未移交辖区政府管理的小学仍有10余个,幼儿园数量更多。对于这些没有移交的公共教育设施,开发商大都出租转让给单位及个人经营,用于开办私立学校和培训机构。

  走访:

  择校成为学校和家长头疼的问题

  “如果学校之间没有差距,没有家长愿意去托人、送礼、花钱为孩子择校。”昨日,说起托人为孩子择校一事,唐女士不无感慨。唐女士说,为什么会产生择校热?因为好学校有好的师资、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等。缓解择校热最根本的办法是整体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少一些机关专门学校,少一些学区房,少一些学籍壁垒,多一些公平在孩子身上。

  每年从3月中旬开始,石家庄六岁孩子的家长们就开始紧张起来,没经验、不熟悉政策、过分忧虑甚至盲目攀比……在面对孩子“人生起点”的求学大事时,不少家长心急如焚。“小学选不好,孩子一辈子都受影响,要知道小学是打基础、培养习惯的重要阶段。”市民王女士感叹,有了孩子之后,就只想给他提供最好的环境,小学是马虎不得的,所以哪怕是拼破了头,也要为孩子选个最理想的小学。

  记者走访发现,同王女士一样,为找到一所“好学校”,一众家长绞尽脑汁四处打探消息、请教前辈、论坛发帖,学校门口实地考察……“离家近的学校不理想,好学校要交高价学费,私立学校能住宿又怕生源良莠不齐,究竟读哪个?”家住开发区的宋先生就很苦恼,如果就近入学,只能上开发区这几所小学,前身大都是村办学校,办学实力不够雄厚,如果到其他区择校一所质量好的小学,每天接送也是大问题,那些好一些的学校都集中在中心区域,自行车接送浪费时间,汽车接送,每天上学时间正是堵车高峰期,可能比自行车还慢,错开时段提前送孩子上学,孩子的作息、安全又都受到影响。“真是头疼死了。”

  对于择校带来的压力,很多优质学校的校长也“一肚子苦水”:优质学校的学生多,班额大,老师的工作量是其他学校的两倍以上,长期超负荷工作,辅导学生的精力多少会受影响;家长对子女的超期望值变成对学校的高要求,学校管理难度加大,其压力是其他学校远远想象不到的。与生源爆满让学校头疼一样,生源不足同样困扰着一部分学校的管理者,一批“蜗居”在优质学校附近的薄弱学校,生源明显流失了不少,有时资源变成了浪费。

 [1] [2] 下一页

关键词:义务,发展,教育,学校,幼儿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赵若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