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环保权利站起来 空气才能好起来

http://www.hebei.com.cn 2013-09-13 17:3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12日新华社)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当于中央政府给出的一份大气污染防治时间表和路线图,可视为“顶层设计”。必须承认,环境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治理过程本身就是很好的“答卷”,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即公众的环保权利得到怎样的保障与加强。

  五年前,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就指出,解决中国严峻环境问题的最终动力来自公众,近年来,民众对环保的参与热情也在大大小小的环保事件中被证明。而目前的环保困境,恰恰体现于监管部门与污染企业单兵作战,且缺乏有效监督的监管部门又常常被污染企业“俘获”。虽然从大的背景而言,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产业现状和官员政绩考核的唯GDP化有关,但民意的缺席和难以形成真正的制约效力,也是产业升级和政绩考核体系优化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成因。

  某种程度上,检视政府对于治污的诚意与效果,公众环保权利的实现程度无疑是一个重要指标。这具体包括非政府组织的发育程度,污染信息的公开程度,环保公益诉讼主体的开放程度等。保障公众的环保权利,于环保治理,是拓宽官民共治;于简政放权,是政府向社会放权,培育社会力量。它的作用是双向的,既监督环保执法,又监督生产行为。

  目前,发现污染并非难事,多见的是污染被发现后,监管部门无可奈何或是“无动于衷”。这种情况下,具有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环保组织的发展,就当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可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民众与企业乃至政府的直接冲突;另一方面,环保组织可代替个体通过法律途径向企业伸张环保权益。由此,也在环保领域构建平等的博弈格局。

  另外,面对环保执法一直较弱的现状,不少人认为应该为环保部门扩权,这当然是一个方向,但这依然沿袭的是旧有的行政扩权治理思维。而扶持民间环保组织的成长并在法律上赋予他们更大的权利主体资格,降低公众的参与成本,无疑是更值得尝试的路径。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修订,应该体现这种时代趋势。此次计划对此也有明确暗示,如要求各地提高环境信息公开程度,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各地在落实过程中,当以更加具体的细节规定来充实这一内涵。可以肯定,“美丽中国”的建构过程,必定是公众环保权利日渐充盈的过程。-任然

关键词:空气质量,环保,防治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青年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