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社会法制

“善行河北”先进典型回访:爱心接力 温暖新春

http://www.hebei.com.cn 2014-01-29 08:54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编者小语:他们都是《文明河北》版曾经报道过的“善行河北”先进典型。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一如既往地乐善行善,弘扬了善,也收获了爱。春节临近,他们又有哪些善行义举?新的一年,他们又有哪些爱心愿望?打算如何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的人崇善从善?近日,笔者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近况,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爱心坚守的力量和源泉。希望新的一年里能有更多的人,像他们一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传递小善大爱,集聚社会正能量。]

  刘洪安:带动更多的人诚信经营

  1月21日,吃完午饭,保定市“油条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刘洪安就张罗员工们揉面、调红豆馅,开始做豆包了。“这些豆馅是用上好的红小豆熬制的,绝对真材实料。”刘洪安边忙活边告诉笔者,前一段时间,他和河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田益玲教授合作,开发出了健康又有营养的粗粮油条,推出后很受欢迎,很多顾客一买就是七八根。今年,除了在油条上做文章,他还打算开发麻花、开口笑、豆包等新品种,供应更多的良心食品。

  从一个炸油条的个体商户到成为备受关注的省人大代表乃至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近年来被光环笼罩的“油条哥”刘洪安坦言压力很大,“唯有诚信经营,做出更多健康、营养、安全的食品,才能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去年3月,刘洪安成立了保定市“油条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到目前已开了两家连锁店,但一方面店面较小,另一方面食品品种也还不够丰富。刘洪安一直与员工们一同劳动,不仅为了传授技艺、监督流程,更为了向员工传递自己的诚信经营理念。他还多次到一些知名快餐连锁店考察。每天晚上,他都会上网学习经营管理知识,抓紧时间给自己“充电”,以进一步规范公司的管理。

  刘洪安还谋划着春节过后在保定市区建立一个加工配送中心,实施统一配送,即选取固定地点制作油条、馄饨、豆包、麻花等,然后根据每个店的经营情况统一、定量配送,以保证质量,同时减少店面员工的操作程序,提高服务效率。

  虽然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刘洪安还是努力抽出时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社会需要更多的诚信经营者。如果能用自己的言行带动更多的人,催生更多的良心食品,肯定比一个人卖良心油条要对社会有益得多。”

  靳国芳:带出更多的社区“热心肠”

  “桂兰,快过年了,我带着孩子们来看看你,身体怎么样了?”1月20日上午10时,在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石家庄市建南社区志愿服务站站长靳国芳的带领下,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的小志愿者们来到3302小区78岁的孤寡老人张桂兰家,打扫卫生,表演节目……

  屋外,同样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四十中的近400位师生和建南社区近200位社区志愿者正拿着扫帚、小铲子、抹布等,进行社区大扫除。随后,他们又给社区里的空巢老人、低保户以及残疾人送去了米、面、油等。

  春节临近,为进一步浓厚社区互助友爱的氛围,建南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了此次“邻里守望温暖新春”志愿服务活动。

  建南社区有32栋居民楼,共1600多户,近7000人。其中,空巢老人90多户、残疾人家庭70多户、低保家庭30户。近年来,在靳国芳的感染和带动下,有11支志愿服务队、共1500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该社区,开展助残帮困、空巢老人帮扶、文化娱乐、环境卫生、纠纷调解、未成年人教育等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今年,社区志愿服务站将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带动更多的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倾注爱心。”靳国芳说,今年寒假期间,他们将通过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志愿服务队联合社区里的教育机构,对孩子们进行免费寒假托管辅导。同时,还计划联合河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低保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费爱心家教。

  苏俐:把善行义举带到新岗位

  1月11日,星期六。省优秀志愿者标兵、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路政总队中队长苏俐调到围场工作一个多月了,好不容易回趟石家庄,顾不上多陪陪家人,他又为帮助围场一位老人家里打井的事四处奔走。

  苏俐告诉笔者,“围场四合永镇雷字村有一位90岁的老人,住在山顶,每次吃水都要从山下一个人提着桶往山上运,我看了非常着急。”经过和省会学雷锋私家车志愿服务车队的车友们商议,车队捐款1900元,苏俐个人捐了1000多元,凑齐了打井所需的首批款项。

  1月19日,苏俐在围场老人家忙活了一下午,水井终于打好了。为了方便老人用水,他给老人装上了水泵,一拉电闸,清水汩汩而出,老人激动地说:“真好啊,今年过年在家里就能喝上水了!”看到老人生活十分困难,苏俐还送去了牛奶、食用油、面包、棉衣棉被等爱心物资。

  “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困必扶,这是路政员的承诺……”这是苏俐等创作的《路政员之歌》的歌词,也是他实际生活的写照。2006年,他组建了我省高速公路首支学雷锋爱心执法车队,救助司乘人员200余次;2008年,他和省会一些爱心人士共同组建学雷锋私家车志愿服务车队;业余时间,他还资助着3个残疾人家庭、3位孤寡老人和3名重病儿童。

  和苏俐聊天,他挂在嘴边的都是志愿服务的事儿。一年四季,他几乎从不闲着。春暖花开,他和学雷锋私家车志愿服务车队队员一起载着孤寡老人去省城周边看梨花赏美景;炎炎夏日,车队租船载着孤寡老人畅游石家庄环城水系;高考期间,他和队员们义务搭载考生赶往考场;逢年过节,他还会带着米、面、油等年货去灵寿、赞皇等地看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2014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苏俐说,由于工作调动,他正琢磨着怎样把原来的志愿服务经验带过来,加强和围场当地志愿服务组织的交流合作,结合围场实际,力争帮助更多的人。

  孟德荣:带动更多的人爱鸟护鸟

  “保护鸟类,关爱鸟类,光靠一个人努力不行。”作为集自然考察、鸟类救护、环保教育于一体的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创办者,沧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教授孟德荣倍感自豪的是,正有越来越多的沧州人,包括农民、工人、学生、机关干部及媒体记者,加入到护鸟爱鸟的队伍中。“现在沧州一些农民救了鸟,都会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救护中心。就连承德、保定的一些农民发现了病鸟,也会打电话向我们求援。”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共救护白尾海雕、大鸨、东方白鹳、大天鹅、小天鹅等鸟类15种、36只,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苍鹭、草鹭等鸟类39只,成功放归各级保护鸟类46只。

  “我们还给一只康复放归的东方白鹳佩带了卫星追踪器,通过追踪器所发出信号的方位和强度,研究人员可确定其确切位置,进而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规律,并在追踪期内了解到鸟的死亡时间、地点和原因。”孟德荣说。

  为了扩大研究面,孟德荣和他的团队除对我省唐山市、沧州市候鸟迁徙情况进行调查外,还在渤海湾地区的天津市、山东省无棣县滩涂湿地确定了37个调查点,在莱州湾地区确定4个滩涂调查点,进行每月1次的调查。他们发现,渤海湾地区既是遗鸥春季和秋季迁徙的中转站,又是部分遗鸥的越冬栖息地。就此,孟德荣对遗鸥栖息地保护现状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建议。

  孟德荣说,他梦想着把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建成经费充裕、设施先进、技术领先、人员配备齐全、国内一流的救护中心,“在渤海湾湿地及鸟类动态监测、伤病野生动物救护放归、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带动更多的人爱鸟护鸟和保护湿地。”

  朱芳华:“接力”关爱少保中心儿童

  “2014年下半年我就上大四啦,也要准备毕业找工作的事情了,不过别担心,我的善行之路不会‘毕业’。新的一年,我会带动更多学弟学妹关爱少保中心的孩子,也会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开拓新的志愿服务阵地。”1月22日,面对回访的笔者,朱芳华坚定地说。

  朱芳华是石家庄铁道大学外语系大三学生。一进校园,她就加入了铁道大学外语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多次组织、参加公益活动,在石家庄市少保中心开展爱心帮扶活动近三年。

  朱芳华至今记得第一次去少保中心的情形,“孩子们都藏着心事,看到我们也不大爱说话”。为了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她去图书馆查阅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去玩具店精心挑选能跟孩子们互动的玩具。“跟这些孩子在一起,千万不能着急。要尽量用我们的正能量去感染他们。”朱芳华给孩子们朗读优美的诗歌,给他们讲励志故事,与他们一起做游戏。慢慢地,孩子们喜欢上了这个爱说爱笑的姐姐。

  除了去少保中心,朱芳华也在积极参与其他志愿服务活动。去年四月,铁道大学人文学院一名大三贫困学生不幸身患白血病,朱芳华听说后,和几名同学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在北国商城附近组织募捐活动,为患病同学募得善款一千多元。去年夏天,她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帮扶活动,到山区学校支教一周。

  “石家庄市少保中心是我们铁道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帮扶点’,迄今为止,铁大志愿者的爱心接力已经进行了10年,这根接力棒也会在我手里稳稳地传下去。新一年里,我会重点帮带学弟学妹,交给他们与孩子们相处的方式。当然,即使我毕业了,也一定会抽时间再去看望那里的孩子,因为我和他们已经成了朋友。”朱芳华说。

  刘卫昌:帮助更多残疾人脱贫致富

  “年底前刚刚出售了100只獭兔,卖了1万多元,现在兔场里两公斤左右的獭兔还有150只,再过一个月又能卖1.5万多元了。”1月21日,笔者在肥乡县毛演堡村见到残疾农民李振芳时,他正在兔场里给圈舍消毒。

  他感激地对前来探望的肥乡县曙光苗木公司董事长刘卫昌说,两年前刘卫昌送给他的22对种兔,已经生产繁殖出600余只獭兔,预计全部出栏后,能创造经济效益6万多元,让他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今年48岁的刘卫昌,是肥乡县卜寨村人,因患小儿麻痹,自幼右腿残疾。但他身残志坚,热心公益,从1991年起,先后免费培养残疾学生180余名,救助333名残疾人并帮他们实现就业,救助了630余名贫困学生。近年来,刘卫昌又创建了28个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带动2300多户群众走上致富路。

  肥乡县东北庄村农民王章海因小儿麻痹造成肢体残疾,双腿不能走路。2012年底,他在一次残疾人技术培训会上认识刘卫昌,并于去年春天找到他,表达了种树致富的强烈愿望。刘卫昌当即为其免费提供5亩地的国槐树苗,并承担起浇地电费、化肥、农药等费用。如今,王章海种植的1500棵国槐树苗长势喜人。预计到今年秋天,可实现经济效益6万元。

  更让刘卫昌高兴的是,他帮助胡建海、贺双爱、陈四、温来等残疾人自主创业后,他们又带动和影响了100多名残疾人通过就业、创业脱贫致富。

  “明年开春,我准备建2个蔬菜大棚,安排10名残疾人种植盆景蔬菜。”刘卫昌说。(文/记者 叶娟娟、刘荣荣、贾梦宇 通讯员 傅新春、李运强)

关键词:善行河北,刘洪安,靳国芳,苏俐,孟德荣,朱芳华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贺宏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