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

一个人的学校:赤城县山村教师奚正亮坚守36年[图]

http://www.hebei.com.cn 2013-01-09 09:12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有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扎根大山深处,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坚持;他们不计个人利益,把学生视作孩子般呵护教导;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山村教师。在河北省赤城县大海陀乡姜庄子希望小学,就有这样一位在大山深处坚守36年的山村教师奚正亮,奚老师用善良指引着自己前进的方向,用行动守望着深山中的希望,用36年的汗水诠释了山村教师的光辉形象。

  奚老师在简单的办公室内备课

奚老师自己写的座右铭

  奚老师在和孩子们上课(记者翻拍)

  奚老师和孩子们的合影(记者翻拍)

  姜庄子村在大山深处

  通往姜庄子小学的路铺满积雪

  清寒讲台一守就是36年

  赤城县大海陀乡姜庄子希望小学地处大海陀深山之中,距离县城100多里路,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1月6日上午,记者驾车从赤城县城出发,沿省道行驶半小时左右,来到大海陀乡地界,奚老师所在的学校还得从省道下去,走乡间山路15公里,此时,窄窄的乡间公路依然被一个多月前降下的大雪覆盖,车辆不住打滑,在一条山脚下蜿蜒的小路上缓慢行驶一个多小时后,记者终于抵达了大山深处的这所小学,一个只有21名学生的学校。

  此时,奚老师正在备课,看见记者赶紧迎出来,当这所学校唯一的老师奚正亮老师迎面走来时,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个身材中等、面带病色、年过半百的老师,竟在深山学校里待了整整36年。

  56岁的山村教师奚正亮,已经在姜庄子小学任教36年,手把手传承,育木成林,他带着一批一批学生走出了大山。

  奚正亮告诉记者,1976年,他19岁,从龙关高中毕业后,先是担任了一年小学语文老师后进入家乡联中执教,在家乡的土地上,他开始了从教生涯,立志要做一名“改变山村孩子命运的教师”。

  师资匮乏、地处偏远,姜庄子小学缺少老师,奚正亮在这种情况下毅然决然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姜庄子村,成为了姜庄子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作为一个没有编制的教师,奚正亮的工资是每天记10个工分,每月补助3块钱。不过奚老师对于自己的任教工作态度并没有受到工资水平的影响。依然在清寒的三尺讲台上坚守着……

  1982年,奚老师的工资变成每月42元钱,生活状况有了好转。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1997年,奚正亮正式被转为公办教师,工资水平也有所好转。

  56年前,奚正亮出生于这个大山之中,他目睹了山里人吃尽没文化的苦头,看着简陋的校舍与活蹦乱跳的学生,奚正亮的脑海中闪现着“扎根山村小学,献身教育事业一辈子”的字眼。转眼间,36年如白驹过隙,36年,白了他的发,36年,暖了人的心,36年,一直守候着希望。

  一名老师和21个孩子

  记者注意到,在学校门口,不仅挂着学校名称牌子,还挂着姜庄子村委会的牌子,原来姜庄子小学其实和村委会在一个院子内,院内仅有的四间房子成“一”字形排列开来。小学有两间房子,一间是教室,另外一间是办公室,旁边的两间房子则是村委会的办公室。

  说起学校历史,奚老师感概颇深,1977年,姜庄子学校设有小学、初中部,在校生共150多人,有8名老师在校任教。据奚正亮介绍,这是姜庄子学校规模最大时的情况。到了1982年,随着县里各乡镇学校的撤并,姜庄子学校的初中部被撤掉了,高年级有自理能力的学生,都到了寄宿制学校。这之后,只剩下小学部的姜庄子学校还有40多个孩子在上课,分一年级到四年级,有4名老师继续留校任教。

  随后,种种原因,到2006年,4名老师中的3名或调岗或辞职,最后奚正亮成为姜庄子小学唯一的老师,同时教四个年级的课。

  2006年,县、镇两级政府投资在镇驻地建起了标准化学校,姜庄子小学需要撤并,由于孩子小无法被送到寄宿制学校学习,学生家长和村干部找到奚正亮,一起向县里反映,县里也考虑到这里偏僻,孩子上学需家长走几十里路接送不方便,就将学校保留了下来,奚老师依然坚守在大山中。

  目前,学校只保留了学前班和一年级,一共有21个孩子来上学,11个孩子读学前班,剩下的10个孩子上一年级,这21个孩子在唯一的一间教室内一起上课。

  一人包揽多个年级课程

  一年级的学生先预习,学前班的孩子上数学课,讲桌上的毽子成了教具,奚正亮用毽子教加减法。教学内容完成后,学前班的学生写作业,奚正亮开始给一年级的学生上课。

  一年级的课刚结束,学前班的学生就拿着写好的作业走到讲桌旁,让奚老师判作业。之后,奚正亮又忙着给一年级学生批改作业。一节课,紧张而又忙碌。

  记者来到孩子们上课的教室,前边墙上的黑板经过长时间的写写擦擦已经有些斑斑点点,孩子们的课桌桌面早已不辨颜色,由于冬天,教室中间放着一个烧煤的小炉子供学生们上课取暖用。教室内,悬挂着《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预防近视眼守则》以及“语言文明礼貌待人”、“请勿乱涂乱画”等宣传标语。后墙上“手工园地”贴着孩子们歪歪扭扭的手工作品,上面写着对老师的祝福语。讲桌上放着7个艳丽的羽毛毽子和一串用高粱杆做成的教具。奚正亮说,毽子是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高粱杆教具则是他制作的,用来教孩子们数数。

  这大山里的一名老师和21个孩子在一个简单却温暖的教师内演绎着感人的画面。

  无怨无悔坚守三尺讲台

  2005年5月8日,在姜庄子小学备课的奚正亮接到中心校长的通知,到中心校取姜庄子小学以及附近两个村子学校的教学仪器。这一天正好放假,第二天开学,他骑着摩托车沿崎岖的山路驶向中心学校,晚上9点左右,在返回途中,被一辆迎面驶来的汽车撞昏,滚到路边的山沟里,肇事汽车逃逸,在昏迷了一夜后,第二天上午9点,他才被路过的另外一名老师发现,在医院奚正亮昏迷不醒,直到被送入张家口附属医院,23日才偶尔苏醒。在病休的一年中,他每时每刻都惦记着学校里的孩子们。

  一年后,奚正亮又重返讲台,又回到了他挂念的孩子们之中。

  由于车祸留下的后遗症,每到阴天刮风下雨就头痛的厉害,今年56岁的奚老师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上课偶尔会出现头晕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大脑供血不足。而他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坚守着孩子们的希望,依然站在讲台之上。

  小村400多口人中,大部分50岁以下的村民都曾是奚老师的学生,村子里的每个人见到他都会尊敬的叫他一声“奚老师”。

  再过几年,奚老师就该退休了,现在他最担心的是没人愿意接他的教鞭,“如果我走了,那么姜庄子小学也就存在不了了,最苦的还是那些孩子们。”奚老师说。

  姜庄子村民王金焕家里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上到4年级,去年刚去了王家楼寄宿制小学,两周回家一次,二儿子正在姜庄子小学上一年级,“我们希望奚老师一直教下去,我们村子穷,主要就是种地,养点羊,一年挣不了多少钱,孩子上一年级太小,出门去寄宿制小学全托不仅费用高,而且很麻烦,大人不能干活,怕孩子不能自己照顾自己,我们最放心奚老师,有奚老师在,孩子们既能接受教育,我们家长也能放心做活,”王金焕对记者说。

  36年来,奚老师一直在偏僻的山村里默默无闻地教书育人,他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用36年无怨无悔的坚守,书写了一名人民教师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精神,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赞誉和社会的尊敬。 “为了家乡的孩子,吾再苦当勉励,叹岁月不待人”,在奚老师办公室的墙上,一张用透明胶带贴到墙上的黄纸上这样写到,这是奚老师自己用毛笔写下的,也许最简单的话最能代表奚老师的心。

关键词:山村教师,奚正亮,坚守,学校,赤城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网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