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献县六旬好侄媳赵丙秀三十年如一日伺候叔公
瘫痪多年的叔公没得过褥疮 前几年公公去世后,婆婆的耳朵聋了,叔公的病时好时坏,赵丙秀照顾了照顾那个,一会儿也不得清闲。赵丙秀介绍说,这几年婆婆拄着拐杖还能勉强行走,除了耳朵聋得厉害,还没有大病,她主要精力都放在照顾叔公公身上。 常年半瘫半立,后来彻底瘫痪后,就是泥人也有了土性。叔公有时也爱耍小脾气,嫂子侄子说了他不听,侄媳妇劝两句,老人立刻高兴了。叔公爱吃蛋糕,赵丙秀就让丈夫在县城批发来蛋糕,叔公爱喝牛奶,赵丙秀就托人买来纯牛奶。 最让赵丙秀怵头的就是叔公的大小便没有准儿,有时刚换好的衣服,没半个小时,又拉又尿了,衣服还得再换新的。在老人的屋里,横拉竖拽的挂满了布片。赵丙秀说,这都是叔公大小便后换洗的。常年躺在床上,怕叔公得了褥疮,赵丙秀每隔一个小时就给叔公翻动一次身体,夏天时,每天要给叔公擦洗两次。 为了解决叔公的尿床的事儿,赵丙秀想了很多办法。她开始用布片,用了一断时间,发现布片吸水较差,就又买来尿不湿。又用了一段时间的尿不湿,发现尿不湿虽然吸水,但容易黏粘身体。赵丙秀就用土法,自己在土坑里背来干燥的沙土,她又把土炕烧热了,用两层布片包好垫在叔公公的身下。这个办法很好,病人既暖和又干爽,解决了尿床的问题。 赵丙秀欣慰地说,这么多年来,叔公没得过褥疮,连医生都感到惊奇。 丈夫“求”她替自己尽孝 居家过日子没有收入哪行啊?为解决生计问题,赵丙秀的丈夫杨立明常年在县城打工,儿子和媳妇也打工挣钱,家里照顾老人、拾掇家务几乎都落在赵丙秀一个人身上。 赵丙秀是个勤快的人,邻村有加工企业,本村很多妇女都在那里上班。赵丙秀也想去,但看看体弱的婆婆和瘫痪在床的叔公,她又犹豫了。婆婆和叔公都看出了她的心思,一致让她去打工。她就央求一家企业的老板,自己打钟点工,并且还是没有准点儿的钟点工。开始老板不同意,但她说出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时,老板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破天荒同意了她的请求。 就这样,赵丙秀在厂子干一个小时的活儿,就急急忙忙地赶到家照顾老人。把老人照顾好,她又风风火火地赶到厂子里干活,有时这一天要在厂子和家之间跑上十来趟。“能挣点儿是点儿。”赵丙秀笑着说。 多年来,杨思慎对侄媳妇有了依赖感,特别是这几年自己躺在屋里闷得慌。侄媳妇给自己换洗衣服时,跟自己唠嗑说话,自己都非常满足。有人来看望他时,他总是流着泪说:“侄媳妇好啊,要不是这么好的侄媳妇,俺活不到今天啊!” 赵丙秀说,给叔公换洗衣服擦身体,开始自己也难为情,后来自己一想,就当是自己的亲人吧,现在也习惯了。尤其让她欣慰的是,村里没有人觉得她这样做有什么不好,都挑大拇指称赞她。 杨立明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他虽然在外打工,但知道欠妻子太多。他说,照顾老人特别是叔叔的责任本来应该是他,但自己得挣钱,回家少,伺候叔叔的重任都落在妻子肩上了。 穷家穷乐和。赵丙秀笑着说,有时夫妻俩说起照顾叔公的事儿,丈夫总是对她打躬作揖,连连说“拜托拜托”。 现在,赵丙秀一家8口人,在这个特殊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上有80岁的叔公和79岁的婆婆,下有6岁的小孙子,但在她的精心经营下,一家人生活的其乐融融,和睦而温馨。 受她的影响,孩子们也时常老人买些爱吃的食品,一有时间就跑来陪老人聊天,给老人解闷,就连几岁的孙子、孙女也常常跑到老人屋里,用那稚嫩的小拳头给老人捶背。村干部张学孔说,赵丙秀成了全村敬老孝老的楷模,乡亲们都把她当做学习的标杆呢。 |
关键词:好侄媳,孝顺,伺候,叔公,献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