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

子承父业 老人守护英灵14年被当地称为孝义之家

http://www.hebei.com.cn 2013-03-29 09:24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清明将至,但对于行唐县76岁的高树峰来说,每天都是清明节。他没有结婚,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在上南庄村北山梁上的烈士陵园,守护抗日烈士的英灵已长达14年。虽然说不知道这些烈士的名字,但小时候与烈士们在一起生死与共的日子和父亲的临终嘱托,让他已经离不开这个长眠一百多位烈士的陵园。

  而在他守灵之前,他的父亲已在此义务守灵长达20年。高家父子的故事感动着人们,当地尊称他们为“孝义之家”。

  高树峰每天都忍着腿疼,爬百余台阶看护清扫陵园

  他与陵园

  每天都拖着瘸腿上山看看

  在山顶,步履蹒跚的高树峰正在精心的呵护着烈士墓,夕阳照在老人清瘦的脸和破旧的军绿色上衣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他只说了一句话:“你们还能记得这些烈士,我代他们谢谢你们。”

  今年已经76岁的高树峰老人非常瘦弱,背有些驼,走路一瘸一拐。从山坡最底部到陵园最高处,有数百个台阶,他肩扛着扫帚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攀爬,记者只用10分钟就走完全程,而他却用了半个小时。

  “这台阶我昨天刚扫过,今天不脏,上到最顶上时间就短多了,平常需要一个多小时呢。”他说。

  事实上,不管路上脏不脏,不管是否需要打扫,他每天都会上山看看。

  “让烈士住得干干净净的”

  “打扫卫生不是最主要的,陵园里还有我和父亲共同栽种看护的松柏林,这些树是当时父亲亲手栽下的,不能让别人来折树枝破坏它们。有时候什么都不做,坐在坟前陪烈士们说说话,也觉得安心。”

  到了山顶,记者看到一排排坟冢散落在陵园两侧。高树峰挪动着脚步,在坟冢前慢慢踱着步,不时用铁锨培土。在一个坟冢前,有几个枯枝,他扶着铁锨,弯腰将树枝捡起,放到了一个破旧的口袋里。

  “马上要到清明节了,会有很多人来看烈士们,把打扫、锄草、培土的活儿干完了,还要把纪念碑、纪念墙擦干净,让他们住的地方干干净净的。”高树峰对记者说。

  “每年正月十二到正月十六累点,平常不觉得累。因为村里习俗要烤柏林火,我怕有人来陵园折柏树枝,白天和晚上都不能睡觉,就一个人拿着手电筒在山坡上转悠。”

  他与父亲

  “我也常问爹,为啥这样做”

  高家父子感动着大家,墙上挂着不少锦旗

  高树峰与这些烈士的缘分,还要从70年前的抗日战争说起。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在行唐县与曲阳县交界处发生过一场恶战,100多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这些人很多是高树峰的父亲高付奎的战友。之后,村民们自发地为这些烈士建立了纪念碑。

  上南庄村村支书张建林介绍,这座烈士陵园建于1945年5月,安葬着晋察冀军区(北岳、冀晋)第四军分区103位抗日烈士。

  父亲高付奎是1937年参军的老八路,1946年伤残复员回到了家乡上南庄村。作为一名八路军战士,他总是忘不了那些牺牲的战友们。一有空他就拖着伤腿到陵园转转,扫扫落叶灰尘,给烈士们烧纸,陪他们说话。

  1981年,陵园修整后的第二年,高付奎干脆住到了陵园南坡上的两眼土窑洞中,为烈士守灵。

  “我也常问爹,为啥这样做。他说牺牲的烈士是他的战友,是为打小日本牺牲的,我该陪着他们。”高树峰说。

  “父亲走时和我说,好好看着陵园”

  20年的风霜雨雪,高付奎是陪伴着烈士们一起度过的,直到2000年去世。之后,60多岁的高树峰又搬入了父亲守陵的土窑洞,延续着父亲的心愿。

  “父亲走时和我说,好好看着陵园,到什么时候也不要忘了烈士们。”高树峰说。

  如今,另一个14年过去了,老人的年纪越来越大,行唐县民政局找到高树峰,让他住进县里的光荣院,可是高树峰总是说舍不得走。

  2010年冬季,因为屋里太冷,高树峰想在门口挂块布帘挡风,一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了下来,造成了膝盖骨骨折,手术后还留下了后遗症,一年的时间拄着双拐过日子。

  尽管这样,状况好一点时,他就会架着双拐,一阶一阶地爬着台阶,就为去看看这些烈士们。

  现在他不用拄拐杖了,但走路还是一瘸一拐的。记者劝他住进敬老院,可他却说:“我想一直守着这些烈士们,只要能活一天俺就要在这儿守护一天。”

  他与烈士

  “大顺叔没吃饱过,打鬼子却不含糊”

  清扫、擦拭、培土的活都干完了,高树峰放下手中的扫帚,坐在一个坟冢前。他指着西北方向已经有些绿颜色的大山对记者说,这一片的大山都打过仗。

  “那时我也就是七八岁的样子,常常和住在村里的战士一起玩耍,有好几位我还记得他们的模样。”说起小时候与烈士们在一起的战火岁月,高树峰的记忆片断充满温馨。

  “我记得他们的小名,有一位叫大疙瘩,还有一位叫小疙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顺叔,他是机枪排排长,他一辈子都没吃上一顿饱饭,可是杀起小鬼子来一点不眨眼,不含糊。”说到这里,老人的眼睛渐渐湿润了:“那时候特别苦,大家都是挖野菜吃树皮,只是偶尔改善下生活,他们就把我叫过去,说宁可自己不吃,也得让我吃。”

  “每次日本鬼子来扫荡,都是这些八路军战士掩护,让村民们撤退。现在他们走了,我也该护着他们。有俺在,他们就不会寂寞,我觉得很光荣。”高树峰说。

  “烈士教我的歌,还能唱上十几首”

  清扫墓地,浇灌一草一木,这样日复一日,高树峰却从未感到枯燥。只要有参观者,他便讲解烈士们的英雄事迹,讲述战争年代的艰苦和残酷,评讲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

  夕阳西下,高树峰收起扫帚和铁锨下山。记者陪他回到家中,他的这三间房坐落在半山腰,山下的村庄一目了然。一条小黑狗趴在院子里,看到老人回来立即起身迎过来。“平常就我们俩在这儿。”一生未婚无儿无女的高树峰把小狗当作了家庭成员。

  屋内除了一张大炕,只有简单的炊具,显得凌乱而破旧。

  他开始准备晚饭,几块土豆和一些玉米面。他抱了一把柴火,点着火边做边唱起了歌。

  “八路军是铁融钢,打起仗来硬邦邦……”高树峰告诉记者,小时候这些战士还经常教他唱抗日军歌,现在还能唱上十几首呢,“每次清明节学生们来,我都给他们唱。平常没事了也会自己唱,一唱就想起小时候。”

  “我怀念那些八路军叔叔”

  从1980年起,高树峰父子的事迹感动着人们,行唐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授予高树峰父子“孝义之家”称号。同时,行唐县人民武装部、行唐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行唐县民政局分别授予父子俩锦旗。

  在常人看来,高树峰的日子除了辛苦还有寂寞,但是他却很知足,也很感恩。“我过过那种提心吊胆、被鬼子到处追赶屠杀的日子,有时候做梦都在逃跑;现在的生活就是在天堂里。我怀念那些八路军叔叔们,是他们牺牲了自己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他们。”

  高树峰说,自己越来越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就走了,他想能够多陪烈士们几年。

  对他来说,守护已经成了一种精神寄托……(记者田娜)

关键词:守护英灵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青年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