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心里的“金牌”调解员
人物简介: 初吉忠,男,197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2006年从部队转业至邢台市公安局桥西分局工作,现为桥西公安分局钢铁北路派出所邢钢北社区民警,一级警司。虽然他从警时间并不长,但他化解的矛盾纠纷已达200余起,再难的矛盾纠纷,在他手上都能迎刃而解,群众、同事亲切地称他是“金牌”调解民警。 人物事迹群众无小事 3月26日上午,初吉忠不断接到自己辖区邢钢北生活区居民的电话,内容多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 对于每一个电话,他都耐心听完,之后便是苦口婆心地劝说,“有时一个电话能说很长时间,自己所做的就是仔细倾听。”初吉忠说,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单位,每天接的案子多是家庭矛盾、邻里不和、打架拌嘴等鸡毛蒜皮的治安案件。但处理起来可是一点都不能含糊,“群众利益无小事呀”。 秉承这种理念,初吉忠曾劝解过一个有着20年“世仇”的纠纷。 2010年10月29日下午,邢台市桥西区邢钢北生活区30号楼下剑拔弩张:50多岁的武某手中拿木棒,对面站着林某,两人语言上各不相让,且在行为上有大打出手趋势。 闻讯而来的初吉忠用自己身体挡在双方的中间,将双方隔离开,又将武某及家人手中的“武器”夺下来。看到双方怒火难息,他又给居委会打电话,叫来居委会工作人员。在众人的劝解下,双方才罢休。 但初吉忠并不认为此事已经解决,他要从根本上缓解两家关系。 在后来的日子里,初吉忠只要有时间就往两家跑,在弄清20年前两家开始有隔阂的原委后,他使尽所能,磨破嘴皮,最终以自己诚意感动两家人,使双方能够尽释前嫌,还签了调解协议书。 调解有方法 其实,初吉忠为了做好调解工作,平日里认真钻研法律知识,一些常用的法律条文他背得滚瓜烂熟。他还总结了一些自己的工作方法,如“关公唱戏”法、“声东击西”法等,但他认为调解最重要的是“对症下药”,那样才能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俱佳。 初吉忠告诉记者,在协调上述纠纷中,他首先运用“关公唱戏法”,也就是先黑脸再红脸,先用法律政策镇住当事人,让他们冷静下来,之后和颜悦色地与双方谈心,了解各方所需。 当然,谈心不都是一帆风顺,往往一波三折,因为当事人的情绪往往很不稳定,此时,可用“声东击西法”:你委屈,还有比你更委屈的;你难受,还有比你更难受的。“通过自己曾经处理过真实案例,去反劝当事人,以达到劝慰目的。” 有时还要借助外力,这其中包括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当事人的亲属等等。 初吉忠说,他在初期对武某和林某两家做工作时,双方都不领情,对他的好意很是冷淡。但他不气馁,一有空就到两家坐一会儿,交谈中,他发现武某与林某都很在乎孩子们的意见。他就对武某讲,“现在孩子上班这么紧,还要整天提心吊胆地担心你,多麻烦!”他对林某讲,“你每天去幼儿园接孙子,都要经过30号楼,如果“开战”,万一伤到孩子,岂不是影响了孩子一辈子!”他又做双方子女的工作,让他们明确表态,要全力支持调解工作,不能“拖后腿”,更不能“唱反调”。 磨得时间长了,双方的态度渐渐松动。这一天,时机到来,初吉忠将调解地点选在派出所,以保证此次调解的权威;他邀请了社区治保主任参加,以防调解过程中出现意外;他还把双方子女都叫了来,动员他们一起劝说。 此后,双方再没有发生过冲突,两家终于恢复了正常平静的生活。 心中公为大 初吉忠把居民间的烦心事、头疼事、困难事当成自己应做的事,为此,他几乎牺牲了自己所有休息时间。几年来,他成功调解纠纷200余起,成功率100%。每当有人称赞他时,他总时说:“我就是多跑了几趟腿,多说了几句话,没啥。” 调解居民矛盾纠纷,只是社区民警初吉忠工作的一个缩影,他还是社区警务“活字典”。他扎根社区,每天走访入户,收集社情民意,对社区户情熟悉率达到95%以上,练就了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的过硬基本功。他热心救危扶困。2009的一个早上,寒风刺骨,他发现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躺在3米多深的泥沟里,他二话不说,跳入沟中将老人托出。他疾恶如仇。2011年5月底,邢钢北小区发生多起电动车被盗案,他加强巡逻并蹲坑守候,经数日坚守,终于在嫌疑人再一次驾面包车来小区作案时,将其擒获,并查获作案工具和赃物。几年来,他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其中8名被判刑,4名被劳教,破获刑事案件6起。 与其他岗位相比,社区警务无疑是个小舞台。但是,初吉忠用自己行动证明,只要你心里装着群众,哪怕再小,也能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
关键词:调解,公安,善行河北 |